这对于中美贸易战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直接对抗。
最开心的是谁呢?是俄罗斯。最近美国的火力太猛,俄罗斯已经有点吃不消了,因此迫切需要将中国捆绑进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甚至表示,中国将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而美国不会将中国公司列入对伊制裁名单。然而,依然处于停摆中的中兴提醒着我们,这样的制裁并不是闹着玩的。事实上,在上一轮对伊制裁中,中石油就曾在油田开发的设备采购和运输上出现困难,在油田发电机、压缩机等关键精密仪器、以及物资的生产技术都被欧美所控制,这次一旦美国实施进一步的制裁,后果严重性将远超中兴事件。同时,针对欧美市场出口的一大批中国设备制造商也将受到牵连。
这次的贸易战会将我们引向何处现在还无法定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会对我们现有的经济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当初中国加入WTO之后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样。
新闻里经常说改革开放带来了我们今天的经济成就,改革不敢说(怕被审核),但这个开放,主要指的就是加入WTO,它让中国从一个GDP低下的纯人口大国进入到了世界最先进的经济组织俱乐部,并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快车道。这才是我们从曾经的无足轻重变成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根本原因,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不和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做生意,怎么会变得有钱?就连曾经被苏联忽悠到天上去的越南,也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改革开放的力度比我们还要迅猛(尤其是镇纸制度改革)。事实上,从中国撤资搬迁的许多外企都去了越南,甚至现在国际上已经发出了越南经济崛起的声音。
那么,为什么这次的贸易战不能通过WTO来解决呢?有人说是因为美国不尊重中国,也有人说因为中国有许多加入世贸时的承诺都没有兑现。似乎都说的有道理,那么,为什么美国要采用这种方式呢?因为美国不认可中国是市场经济,欧盟也同样不认可中国是市场经济。
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说的我们没有和中国打贸易战,因为这场战争早就被之前的一帮蠢货给输掉了。也就是说,特朗普认为美国一直在中美贸易中吃亏。新闻中都在强调这次贸易战的核心是美国遏制中国2025,其实,特朗普想要的比这要多得多,而且决心异常坚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贸易战竟然还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达到了中国去年一直高喊的口号:去产能。只不过,我们采用的方式是涨价去产能,而这次贸易战却是真正市场化的去产能。
贸易战、加息、缩表、美元升值,这些无法避免的外部因素都在剧烈扰动着房地产这个大胖子。
5月11日晚,央行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央行首次官方提出“宏观杠杆率趋稳”的判断。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风向在变。从“去杠杆”到“稳杠杆”,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如果说去杠杆代表了货币政策紧缩,那么稳杠杆则意味着要小心翼翼的放水了,与之相比,之前的降准只能算是洒洒水而已。
然而,房地产这个蓄水池早已蓄满了水,再放水就有溃堤的风险。那么,哪些地方还能蓄点水呢?似乎只有内需了,这意味着消费该涨价了,也就是新闻中说的扩大内需。这就基本上属于通胀的节奏了。与此叠加的,是输入性通胀,来自哪里呢?正是来自于上面所提到的特朗普石油战略:通过制裁伊朗,推高石油价格。
大家不要认为油价升高只会影响开车加油的费用,石油是工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由此它会带动许许多多相关商品的涨价,这种涨价最终会反映在商品的零售价格和生活必需品上,消费者会因此多付出很多成本,这就是输入性通货膨胀。2007年,原油价格最高涨到了每桶147美元,结果就是造成了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大幅上涨,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为了对冲这一波通货膨胀,当时央行动用了6次加息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的严厉方式。然而,也正是央行这一波操作对房地产市场也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时的房地产行业大面积停摆,房价直线向下,像上海当时的房价连续十几个月下跌,最高跌幅高达35%,新闻上基本上都用崩盘来形容当时的市场。
结语:
通过这个依然历历在目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一是降房价并非传说中的绝不可能,而是要看是否真心愿意去降。
二是原油价格上涨的输入性通胀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如果这次特朗普的伊朗战略使油价上涨到每桶80美元以上,那么到时候就不止是房价下跌的问题了,童鞋们可能要先准备点别的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