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湾古村属于宁波江北区慈城国庆村,位于慈城小西门外一里的大宝山和西悬岭山之间。过去,村前的古道是进出慈溪(慈城)的陆路官道(水路官道为姚江和慈江),余姚、三七市、金沙等地来慈溪(慈城)的,都是通过村前的古道进入慈溪(慈城)大、小西门的。村东南面的小山就是慈城有名的大宝山,大宝山位于慈城西面,大、小西门之间,离城墙最近处200左右的距离,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占领了镇海、宁波等地后,欲占领慈溪县城(慈城),朱贵将军率汉、藏将士在妙湾古村前后山(大宝山、西悬岭一带奋力迎战,最后在千余名英兵的围攻下,朱将军、其次子昭南及436名将士阵亡,三子共南身受重伤,脱战衣掩盖父兄尸体,带领残兵突围撤退。可惜,这座英雄山绝大部分已被当地采石场挖平,只剩下西北面的一小部分(因产权属于另一乡村的,整座山才没有被炸光),我们小时候,在山顶还看到过混凝土碎块,应该是倒塌的碉堡,但不知是日军的还是国民党的。

  妙湾古村的拆迁已结束,幸运的是村中众多的古建筑都被保留了下来:朱贵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妙湾41号民居(原名坦园)(文保点)、郑山庙遗址、朱贵祠凉亭(原名郑山庙凉亭,文保点)、原护龙寺厢房、宝峰书院遗址、三忠墓(宁波市级文保单位)、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抗英英烈墓等。

拆迁后的妙湾古村朱贵祠,1963年3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朱贵祠座落在慈城镇西门外妙湾自然村,即大宝山西麓,原名高节祠,又名慈郭庙,座北朝南前后二进,各五开间。系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当地百姓为纪念鸦片战争中英勇阵亡的朱贵将军及其部下将士而建立的。

朱贵(1778年-1842年),字黻堂,又字君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是鸦片战争时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著名民族英雄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朱贵被任命为浙江金华协副将,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四日,英军进攻慈溪(慈城)大宝山,朱贵父子血战十余小时,相继战死,壮烈捐躯,部下将士三百余人伤亡殆尽。

后进为五开间,硬山顶平屋,前置檐廊,进深五柱八檩,抬梁结构,后金柱为二单步梁。

朱贵将军、藏族将领阿木穰、哈克里。


“重修朱将军庙碑记”,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奉化陈中坚撰文  新昌唐伯痴书丹。

奉化陈中坚撰文

新昌唐伯痴书丹

孝丰县知事朱绪曾撰“慈溪大宝山武显朱将军庙之碑”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礼部侍郎吴忠骏撰书“慈郭庙碑记”十六方。


凌近仁书“朱贵祠”门匾、沙孟海书“陟大宝山原百端交集,抗外族侵略万古留芳”楹对。

林则徐撰李天马书“忠规孝矩”匾、曹厚德书“浩气长存”。

第一次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史迹厅

慈城大宝山地形图

慈城、大宝山和妙湾古村卫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宝山已被挖空。

这是从小西门方向拍的大宝山拍于2016年


大宝山绝大部分已被当地采石场挖平,只剩下西北面的一小部分(拍于2016年)。

这些厂房(这只是一小部分)都是建在已被挖平的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清政府征调藏族士兵前往浙江宁波战场抗击英国侵略军,藏族远征军由3部分组成,分别属于小金川八角碉屯守备阿木穰、瓦寺土守备哈克里和瓦寺土舍索文茂统辖。最后阿木穰、哈克里、索文茂和2000多余名藏族远征军士兵在保卫宁波的抗英战争中全部殉国,他们的遗骸埋葬在浙江慈溪县城(慈城)西门外,他们的辫子被剪下送回了故乡 --汶川县的三江乡,人们在那里修建了一座“辫子坟”。这是位于朱贵祠后的“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抗英英烈墓”,原这些将士是埋葬在大宝山上的,后大宝山因采石,这些将士的坟墓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市有关部门于1984年在朱贵祠背后山坡上新建“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抗英英烈墓”,将这些抗英将士的骨骸迁葬在此。

三忠墓于1981年12月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董志宁与钱肃乐,王翌等举兵抗清,事败殉难,冯京第,王翌也先后遭难.南明按察副使陆宇鼎派人取回董尸、王头、冯臂立墓纪念,总称三忠墓。

三忠墓位于慈城镇妙湾自然村西侧,座北朝南,三忠墓系明末抗清殉难的明代鲁王时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墓和明督师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和王翊合葬的总称,墓原在江北马公桥,因城市扩展,三忠墓于1995年12月迁至今址。

朱贵祠凉亭(原名郑山庙凉亭,文保点),整体呈东西向,五开间,有十二根柱子,东侧朝东面石柱上刻有“陈国镛君经捐”。

凉亭后面为“郑山庙遗址


西侧石柱朝西面右刻:来来来,来到此间聊息足;右刻:去去去,去从何处得安身。

明间朝北面阴刻对联,左为“东望大宝山,西通金沙岙,到来尽可片谈”,右为“左邻护龙寺右接朱公庙过此不妨稍坐”。

朱贵祠凉亭(原名郑山庙凉亭)当时处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在这里休息的过往来客多,因此在凉亭里供应茶水,为了方便倒水,故在里面设一倒水石台。


倒水石台

朱贵祠凉亭(原名郑山庙凉亭)北侧墙体有一《天灯会碑记》,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

妙湾41号民居又名坦园(文保点),是一处清代时期建筑风格的民居。

坦园,院落三重,建筑二进,占地面积约1552平方米,现存前进建筑为六间二弄,后进为通排六间,花园里有亭、水池、古树,西边有一棵树龄约200年的樟树,院内古树环绕,风景秀丽。

坦园

坦园东首园门

其门楣上隶书“坦园”二字。

花园里的水池、古树。


原护龙

护龙寺前身为元代大学者赵偕创办的“宝峰书院”。民国初,秦润卿夫人俞氏捐资重修,前亭后楼,中建大殿

建国后,护龙寺里曾办过农业学校,坦园书房里的部分书籍就是由该校学生搬到当地有关部门去的。

原护龙寺,现只剩东厢房,现正在维修。

在护龙寺旁有书法家钱罕书写的“寶峯璅翠”碑。

“寶峯璅翠”

钱罕

新建的护龙禅寺牌坊

新建护龙禅寺,位于“坦园”后面。

新建护龙禅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AY64KOgleHC5EFTprq9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