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网上冲浪的人,肯定都对下面这个视频并不陌生:(原文链接里有) 温馨提示,请佩戴耳机收听
这个又无奈又疯狂的状态,像不像正在上班的你
土拨鼠的视频,最早是在2015年出现的,随后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只不过这个视频的配音是经过加工,真实的土拨鼠叫声并非如此。
真实的土拨鼠叫声,要更加尖锐(原文链接里有)
土拨鼠,通常泛指,这其实是松鼠科旱獭属动物的统称,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啮齿类动物。大约有15个物种,而其中有4种生活在我国境内,尤其是在内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更为常见。
旱獭是地下穴居动物,它们喜欢在草原上打洞,构建一个复杂无比的洞穴世界。作为草原和荒漠生物链的重要一环,旱獭也是兔狲、雪豹、藏狐和金雕等动物的主要“口粮”,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
但是!这种胖乎乎的小动物,虽然很可爱。我们在野外遇见它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试图靠近抚摸,也不要去投喂,更不能捕捉或食用它们!
2019年,蒙古国爆发了一场鼠疫。而这场无妄之灾的源头,是一对来此旅游的夫妻捉到了一只旱獭,并且吃了它的肉。
出现疫情之后,蒙古政府如临大敌,很快就把与死者有过接触的上百人都进行了隔离。也难怪当地政府如此紧张,因为不管在哪个国家,鼠疫都是防护等级最高的传染病,在我国是仅有的两个甲类传染病之一。它在古代还有一个更加臭名昭著的名字:黑死病。
描绘14世纪欧洲黑死病情况的插图(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鼠疫主要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所引起的疾病,有三种类型: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性鼠疫。鼠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人类疾病,特别是败血性(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甚至可以高达百分之百。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至少三次的鼠疫大流行,而每一次都让数以千万计的人失去生命,无数的人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直到近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才有了能力控制鼠疫的蔓延。
1346至1351年黑死病的蔓延(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然而,鼠疫却很难真正被消灭。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鼠疫的传播媒介非常丰富。鼠疫会通过染病跳蚤叮咬进行传播,而野生的啮齿类动物,正是鼠疫菌最主要的传染源。
这其中既包括人人喊打的老鼠,也包括野外常见的沙鼠、黄鼠、野兔、松鼠。看似憨厚可爱的旱獭,同样也会传播鼠疫。蒙古国的这次鼠疫疫情,就是这对夫妻“不作死就不会死”导致的恶果。
鼠疫的传播路径(图片来源:网络)
由旱獭引发的鼠疫,其实也曾经给我们国家带来过沉重的灾难。1910年,我国的东北地区也曾经爆发肺鼠疫大流行,而疫情的起因正是当时有人捕捉并食用了旱獭。
这场鼠疫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疫情不仅波及了整个东北,之后还席卷了半个中国,被后人称为“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幸好在当时,在由著名的伍连德医生领导和组织下,通过科学的防疫措施,才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控制了此次鼠疫。
而比起其他的啮齿类动物,旱獭显得尤其特殊,因为它具有更多与人类相似的生理或疾病特点,比如旱獭会患上和人类一样的营养性内科疾病,如肥胖、血管病及肿瘤等,它还同样也会感染布氏杆菌属、类丹毒及肠道寄生虫等人类疾病,甚至美洲旱獭肝炎病毒与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BV)相似,同样也会产生肝癌,因此旱獭也经常以“动物模型”的身份出现在实验室中。
不过这也意味着,假如在野外与旱獭亲密接触,将会产生更多的疾病风险。更不用说,作为啮齿类动物的旱獭还有一对“大板牙”,被它咬伤还有感染破伤风和狂犬病的可能。
虽然旱獭看起来憨厚可掬,但那对门牙绝不好惹(图片来源:theoutlook.com)
不止是旱獭,当我们与野生动物距离太近的时候,无论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动物,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我们很多时候自以为是的“善心”,其实是对野生动物的伤害,更加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当遇见野生动物的时候,最好的相处之道就是“敬而远之”,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干扰。维护它们现有的生存环境,比自私的掠夺和占有更伟大。不要去捕捉、购买、饲养或食用野生动物,从每个人做起,它们才真正能“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yFDF65Dw165HNhTvzN-g
原链接可以播放视频。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