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中车和俄罗斯Sinara集团签署了一份关于俄境内高铁列车制造逐步实现本土化的协议。此前,中国已向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提供了为期20年,高达4000亿卢布的贷款(约合403亿元人民币)。

目前,莫斯科—喀山高铁已基本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未来线路还将继续向东,经哈萨克斯坦至中国境内的乌鲁木齐,与中国高铁网无缝对接。现在从北京坐火车到莫斯科大约需要六天,北京—莫斯科高铁修通后,只需两天就可到达。

可以说,俄罗斯未来的高铁建设,无论是轨道的铺设,还是列车的制造,都已经完全师从中国,甚至连建造高铁的资金,都要由中国提供贷款。在我们一穷二白,只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还能种粮食磨成面粉的时候,苏联手把手教会了我们制造汽车、拖拉机、坦克、飞机。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学生反过来手把手教曾经的老师造高铁,俄罗斯人的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吧。

最近有一个让国人长脸的新闻:号称“最美地下宫殿”的莫斯科地铁,要请中国人来帮修了!

莫斯科城建局局长安德烈.博奇卡廖夫说:我们的中国伙伴在“莫斯科工程规划公司”组织的竞标上胜出,将承建地铁外大环的“阿米尼耶沃公路”、“米丘林大街”、“韦尔纳茨基大街”三座地铁站以及车站之间长达4.6公里的两段隧道。

这一工程如果顺利实施,将开创两个首次:俄罗斯首次在地铁建设中引进外国企业;中国地铁技术,首次回到“师傅家”。

最美地下宫殿:斑驳的现实

莫斯科地铁一向被公认为全球最靓,每个地铁站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大理石艺术雕像、浮雕,古典的吊灯、五彩玻璃拼花以及马赛克镶嵌画,身处其中,恍若徜徉在一座座华丽的地下艺术博物馆。

不过,大部分地铁站因为年久失修,事实上并没有宣传图片中的富丽堂皇。

但不管新旧程度如何,莫斯科地铁的“深不见底”名不虚传,扶梯长得一眼望不到头。因为考虑到战时的防护要求,其挖掘深度可想而知。

上下基本花上三到五分钟,坐着电梯缓缓上下,特别有穿越感。站内四通八达,据说战时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其中。

君11年至13年在莫斯科待了两年,因为不会开车,地铁便成了赖以出行的拐。第一次乘坐,有种森森的被坑感。大概因为办公地点附近的地铁站并不出名,站内灯光昏暗不说,墙柱剥落,宫殿感不足,地下室感爆棚……

哐啷(注意,这里并不是呼啸)入站的,竟然是绿!皮!车!

没错,就是在国内已经被淘汰差不多的那种……当然也有黄皮车、红皮车,特点是一样的怀(破)旧(落)。

比起北京的冬暖夏凉,这里没有空调,暖靠人气,凉靠通风,敞着窗户的“开放式车厢”也是别样体验。更别指望隔音效果了,哐啷声贯穿全程,不绝于耳。

仔细对比一下如今北京的地铁,突然觉得,的确还是有差距的。

60年光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莫斯科地铁修成那会儿,咱们还啥都没有。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毛泽东就高瞻远瞩洞察了地下铁道的重要性,从战备和民用角度倡导北京要搞城市地下铁道,并且指出:“不仅北京要搞,很多大城市也要搞。”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常住人口还不到300万人,机动车也仅有5000多辆。从当时的交通状况看,筹建地铁是一个相当奢侈的决定。对此,周恩来总理曾一语道破:“北京修建地铁,完全是为了备战。如果为了交通,只要买200辆公共汽车,就能解决。”

1953年9月28日,北京市委响应这个号召,开始筹备北京修筑地下铁道工作。国务院正式决定修建北京地铁计划,并组建了铁道部地下铁道工程局。该工程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由北京市和铁道部领导参加。

但是,这个工作着手后,有关部门感到相关的技术和人才相当缺乏,难以一时解决诸多建设难题。由于缺乏相关人才,中共北京市委于1954年10月报告中央,请求“聘请苏联专家,着手勘探研究”。

两年后,在国务院的安排下,由五人组成的苏联专家组来到北京。组长是莫斯科地铁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巴雷什尼科夫,其他几位成员也都参加过1931年的莫斯科地铁建设。

他们不但带来了大量莫斯科地铁的详尽技术资料和丰富经验,甚至还为中国的技术人员作了多次启蒙性质的地铁技术讲座。

在帮助中国培养人才的同时,专家们还参与了拟定北京地铁远景规划方案和地铁工程的线路选择、埋设深度、隧道结构等问题的研究。与此同时,大量中国学生被送往苏联,开始学习地铁建设和运营技术。

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地铁建设部门终于制定出了一个总规划,即在北京修建一条环线与7条其他线路,总共172公里,设114个车站。

随着中苏两国交恶,赫鲁晓夫提出把苏联专家撤回国。虽然援建北京地铁工程的苏联专家没有马上走人,但中方再也得不到他们的核心技术。北京地铁建设具体实施面临着危机。

1961年初,正在规划中的北京地铁被迫暂停。在随后的经济调整中,党中央忍痛决定:北京地下铁道建设暂时下马。铁道部下令撤销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只保留了一个地下铁道研究所。一时之间,参与地铁设计、施工的干部群众被遣散回原单位。但是,地铁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却并没停止过研究工作。

1963年,苏联专家撤走,他们撂下一句话:“没有外国人的帮助,中国人不可能修建自己的地铁。”但后来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这种说法。

北京城建集团前总工贺长俊老先生回忆说,当年没有计算机,所有的计算和画图都需要靠人。画图时,设计人员先在小黑纸上画铅笔图,然后铺上硫酸纸,再在上面描铅笔图。

我们趴在那种大的图板上,趴得胸部都压得很疼。到夏天的时候,我们的汗只要一沾到硫酸纸上就成废纸了,就把毛巾铺在上面画。

“赶不上时间了。最后我们直接在硫酸纸上摁着画。那画错一笔,修改是很费劲的。”

1965年7月1日是北京地铁的开工典礼。6月30日晚上,包括贺长俊等人在内的几乎全体人员都留在办公室,帮着绘图人员将3万张图纸装车,到早晨10点钟,他们就直接去参加开工典礼。


http://www.sohu.com/a/145146234_48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