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天气渐冷,

又到了毛蚶的收获季。


毛蚶,曾是一道极受宁波人

与上海人追捧的特色美食。

外壳洗净,用滚烫开水泡3分钟,

蚶口微微张开,沾点生姜米醋,半生吞入肚。

宁波人对其真爱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小龙虾。

毛蚶


在1988年1月中旬,上海的街头,

突然出现了很多呕吐、发热的病人,

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

谁知前来医院就诊的病患越来越多。

他们脸色发黄,全身乏力,

通过抽血,绝大多数病人被确诊为“甲肝”。

当中,80%的人都有食用毛蚶的历史。


1月18日:43例

1月19日:134例

1月22日:808例

1月23日:1447例

1月27日:5467例

1月31日:12399例

从1月30日到2月14日,

每天的发病人数超过了1万人,

非常的骇人听闻。

弄堂里、大街上,人们戴着口罩,

警惕地盯着对面方向过来行人的脸色,

一旦发现偏黄的,赶紧躲开。

医院人满为患,连走廊都挤不下。

可外面还有人推着自行车,自带被子、钢丝床,

一拨拨地赶来,想要立即住院。

上海人如果去外地,

会被当地人要求隔离。

上海政府召开紧急会议,

把工厂的仓库、礼堂、招待所、文化馆,

甚至新建的小区、学校教室

改建成了临时甲肝病房,

开设毛蚶门诊。

半月后,宁波受上海波及,

也出现了大量甲肝病人。

1988年2月11日,宁波日报刊登
受上海肝炎爆发的影响,
浙江省疫情也呈上升趋势,
2月上旬已出现了一个高峰。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个“药方”,

吃“板蓝根”可以预防甲肝。

一时间,板蓝根的价格与销量均大涨。

客人来了泡一杯,

拿出来招待最有档次。

“每个人都喝得有滋有味。


上海人与宁波人都有吃咸蟹、醉虾、

毛蚶等生鲜的习惯。

1988年为什么会突然发病?

以往上海市场上的毛蚶来源山东潍坊的海滩

以养殖为主。

那年,偏巧江苏启东发现巨大的野生毛蚶带

如同狂欢般的饕餮,

廉价又美味的毛蚶被一车车运往上海。

启东地处长江口,1988年的时候,

长江沿线的农村地区还大量使用粪桶,

脏了后就在河道里洗刷。

粪便中的HAV病毒

沿着河道,汇入长江,被毛蚶吸收了。


甲肝的潜伏期大约2到6周左右,

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染。

1月中旬发病,2月到达顶峰,

3月得到控制,4月后快速下降。

在短短的4个月左右,

“甲肝病毒”感染了30多万人,

如果当时有朋友圈,

你能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疫情发生后没几天,

上海市政府与宁波市政府

先后下令在全大市范围禁卖禁食毛蚶,

收缴并填埋了大批原有毛蚶。

菜场海鲜摊贩如敢再卖,抓到就重罚!

 2月12日,宁波市卫生防疫部门

突击检查宁波6个菜市场,

没有发现目前禁止销售的水产品——毛蚶。

这就从根源上杜绝了甲肝的再次爆发。


随后,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

洗脑式卫生宣传开始了。

饭前要洗手,

便后要洗手,

到家先洗手……

如果你去上海走亲戚,

上海阿姨喊你进门要“哒哒手”,

便是源于30多年前那场惨重的“教训”。

从此,很长的一段时间,

毛蚶,退出了上海人与宁波人的餐桌。

宁波人选择用蚶子来代替它。

宁波特色美食子,又称“血蚶”

毛蚶壳高大,蚶子偏小。


现今如果你在菜场看到毛蚶仍少量有售,

基本也是以养殖为主。

如欲一饱口蜜,记住少吃,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