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4-05/04/content_756505.htm?div=-1

  □方颖谊


  


  老底子,宁波人有立夏吃青精饭的习俗。青精饭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就叫“青精饭”,为道家求长生不老的养生食物,是道家斋日的饵食。杜甫《赠李白》诗曰:“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青精,又叫黑饭草,也有叫乌桕叶的,它其实是一种野草,立夏时节在山野间才能找到。采来后,就可同糯米经过洗、浸、晒等处理后煮成青精饭了,做法和清明时节用艾青来做青团有些相似。明代鄞县人沈明臣在《武陵庄》中说:青精做饭紫莼羹,饱后微吟水上行。不道空山曾游寺,隔溪风送午钟声。故而它还有个更通俗的名字:乌米饭。 


  今天,宁波及其他许多地方仍保留着立夏做青精饭、吃青精饭的习俗。青精饭的做法南北各不相同,北方人习惯先将糯米蒸熟、晒干,再浸乌桕叶(黑饭草)汁,再复蒸复晒9次,所谓“九蒸九曝”,做成后的青精饭米粒坚硬,可久储远携,需要时用沸水泡食。据说明代时就普遍采用此法。


  宁波人做的青精饭是习惯当天做、当天吃,一来新鲜,二来好吃。具体做法是:立夏前几日上山下田采集乌桕叶(黑饭草),把它们洗净、舂烂后加糯米浸泡,待米呈墨绿色时捞出略晾;再将乌桕叶青汁入锅煮沸,稍后投糯米下锅,一起煮成青精饭。煮熟后的青精饭色泽青绿,气味清香。据老宁波讲,立夏节吃青精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强健身体,因此立夏那天宁波人家家户户都要吃香喷喷的青精饭,保一家人平安度夏。



风雨沧桑伏龙山

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4-12/21/content_823895.htm?div=-1

1.jpg

伏龙禅寺

2.jpg

  苍劲有力的摩崖石刻“莫退”两字

3.jpg

  千年刺史桥

  主讲人 陈鸿


  长期从事机关工作,曾在市、省、国家级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过近百篇文章,有关作品多次获奖。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宁波传统文化,所涉领域较广,发表多篇地方史志文章。


  伏龙山位于宁波杭州湾南畔,这是一座突兀而起的挺拔孤山,山势如同巨龙赴海,是三北平原上诸多濒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据民国《镇海县志》(这里旧属镇海县)记载:“伏龙山一名箬山,其山跨东海西海之门,宛若龙头龙尾之形,又若龙赴海之状,因名伏龙山……”。早在唐宋之际,伏龙山已是声名远播,古有“莲塘春晓、蓬苑秋香、霜凝丹樨、云亭残照、横玉叫天、白虹淩空、后岭层松、杰阁飞帆”八景之胜。历代众多名人雅士曾在此登高望海,题咏歌赋,在为这座自然美景交融的奇山留下串串历史文化故事。


  千年古刹伏龙寺


  伏龙山上曾有大大小小十多座寺庙,其中以伏龙禅寺最为出名。据传,伏龙寺为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恭奉旨在沿海建造的七十二座寺院之一。据考证,国内许多寺院都号称为尉迟恭所建,大多为民间附会,因尉迟恭民间奉为门神祈冀永固。


  《镇海县志》记载,伏龙山上的伏龙禅寺始建于唐代咸通三年(公元862年)。鉴诸禅师云游至此,当时伏龙山还是环海的小岛,见一岛如蛟龙伏海,云浮雾绕,岛中环境幽雅,并离南边的大陆和达蓬山不远,信为佛子修道佳处。于是系缆攀缘,凭着一个佛门弟子对信仰的执著,披荆斩棘,数年后终于在山顶建成了这座净土宗早期的禅院。


  禅院依托山势,递进而上,结构严谨,主次分明,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鼎盛时,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及左右两厢偏殿等六十余间,面积达700多亩。


  寺前有莲花池,池水清澈,碧波荡漾,原有一个“千年水底蛇,口吐白莲花”的传说,池中有蛇精祸害一方,后被安知县设法除掉,所以这里还有捞米洞、蛇打滚两处遗迹。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禅院更名寿圣禅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寿峰普宁在这里施医济药,刺史柳公武奏请,改寺额为广福禅寺,并题匾额于山门,从此以“东海佛国,药师道场”闻名,恢复为伏龙禅寺,直至今天。


  神秘的摩崖石刻


  伏龙山东侧千丈岩峭壁极为陡峭突兀,令人足下生寒,很少有人敢攀越。1988年,附近龙山村民庄兆龙为挖掘树桩盆景,冒险涉足千丈岩,在巨石嵯峨的岩壁上发现了摩崖石刻,尘封数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又重新得以展现。石刻群东西长约50米,是一座由历代文人以山水、宗教题材为内容的摩崖石刻。


  沿着一条羊肠小径,首入眼帘的第一石刻“渐入”二字,意云或为渐渐进入悬崖险境,或佛门胜境。第二则的凌空绝壁之处横刻“莫退”两个斗大的隶书,遒劲刚健。接着“涌旵”二字又现眼前,从字面看既可理解为光照涌现的自然现象,又可引申为佛经中的一种境界。


  稍往前有“玉莲岩”三字,凿在状如莲台的两块毗连的巨石上,这方石刻或许与信奉净土宗的伏龙寺有关,因为净土宗也称“莲宗”。


  最后映入眼帘的“无量寿佛”四个斗大楷书点出了整个摩崖石刻的宗教主题,在朝东的岩面上,俯瞰万象。


  由于这些石刻均未见落款,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刻,地方志书均无记载。只有清代诸生范观濂《山北乡土集》描述:“岩旁有一小径,胆壮者循径而下至半径,壁有‘勇入’二字,下至近潮水处,有‘波涛’二字,大七八尺,相传为坡翁笔也。”并作诗曰:“雄视东坡百代豪,当年曾此狎波涛。浑涵一气文如海,千丈光芒起笔毫。”


  但历次文物调查均没有发现前人所述“勇入”和坡翁手笔“波涛”二字,而今人见到的“无量寿佛”等五则石刻,在范观濂的记述中却没有提及。


  有人引明代赵之璧的《观蜃楼记》:“缥缈三神山,近则海风吹之,而去者也。秦人不知,绐令庶,几一见以实其言。宋苏学士东坡,住定十日,欲一见而不可得,后于登莱祭海而见。夫以秦王所欲见,而卒不可见,苏学士所愿见,而于此则不得见。”我认为,以此证明苏东坡来过伏龙山并题诗非常牵强,一则赵之璧是清代人,与学士非同时代之人;二是历史上的公认的海市蜃楼一般指山东境内;三是伏龙寺东侧虽确建有观蜃楼,但建于明初,与苏学士所处的北宋相隔太久。


  又有人说,这是苏东坡与王安石在此相会之时所题。我认为,如果是王安石在鄞州县令任时,苏东坡尝年幼,双方不可能相见;如果是苏东坡因为反对时任宰相的王安石而被贬至杭州时所题,更离谱,因为那时双方不可能相见。至于苏东坡所题“波涛”,清人实地见过,但无落款和史料记载,也不能证实为苏东坡所题。


  但不管怎样,伏龙山摩崖石刻意韵贯通、气势磅礴,堪称佛学理念和人文山水巧妙结合的精品力作,给伏龙山增添了几许神秘面纱。


  丰厚的历史遗迹


  在伏龙山周边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同样充满历史的文化气息。


  刺史桥是位于伏龙寺边的古朴之石桥,又称仙人桥,桥由块石垒叠而成,拱门高宽各3米。一传为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当鄞州县令时所始建,另一传唐末明州刺史黄晟所始建。在桥之北侧有一方碑,传系王安石所立,但铭文早已被磨平改写。据传,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任鄞县知县,其间多次慕名攀登伏龙山,并与伏龙寺的方丈结为知交,为了贯通山径而筑了这座石拱桥。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伏龙寺主持发起,伏龙寺香客捐资按照原先式样重建,额为“古迹重来”,碑文也称,此桥是由王安石始建。黄刺史在位十八年,建罗城、造浮桥,造福于民,功绩卓著,且只有隋唐时设了刺史之职。而到了宋朝刺史只是虚职,并不需要上任,元以后刺史之名废弃。


  综合分析,我以为此桥系唐末明州刺史黄晟所始建的可能性更大。或许到北宋时桥已经损毁,王县令又加以重建,百姓因王安石名气更大,黄刺史所建年代久远,故称王安石始建。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屡遭倭寇侵犯,盗袭烧杀,龙山雁门一带受害更甚。在伏龙山东面约五里地方,一座小山状如猛虎卧地,故名蹲虎山。在伏龙山和蹲虎山之间的平旷地段建有一座抗倭土城———龙山所。从城中心到四方城墙距离均为240丈,城外有护城河团团围护。城内原有建筑虽已面目全非,但仍有遗留的老宅,高大的风火墙,青灰色的屋脊,巷陌里布满苔藓的青砖以及小河、池塘和方井。它与西面的观海卫、浒山所构成了一个互为声援的战略防御体系,这是目前浙江省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所城遗址,对研究明代战略战术和抗御外来侵略具有较大价值。


  在山下曾建有纪念戚继光、胡宗宪等上梅林庙和下梅林庙,上梅林庙早年已毁,下梅林庙位于邱王村境内的石坛山南麓,庙以胡公而名,是因为时任浙江总督的胡宗宪位居戚继光之上。现在的龙山邱王村有梅林庙、苦战岭、泥鳗船、倭子窝、烽火台、倭刀、倭豆、光饼、砂井等一大批与抗倭有关的景观,在浙东一带极为罕见。戚继光在抗击倭寇时曾上过伏龙山,还在伏龙寺中题过一首诗:“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机。遥看沧海舒长啸,百尺仙桥一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