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22-10/09/content_1336867.htm?div=-1


中华凤头燕鸥


1.jpg

群飞的燕鸥


    □张海华 文/摄


    今年9月,随着燕鸥本年度繁殖季的结束,从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同步传来了喜讯:有着“神话之鸟”美誉的中华凤头燕鸥种群进一步扩大,今年创下了两个世界纪录:一,今年在韭山列岛的中铁墩屿的燕鸥招引保育场上观测到的中华凤头燕鸥成鸟数量达93只,成为世界上该鸟种一次性观测数量最高纪录;同时,今年共有36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孵化成功,这也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华凤头燕鸥,从十几年前的濒临灭绝,到现在的种群数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实在是可喜可贺。这个成绩实在是来之不易,是无数人艰辛付出换来的回报。非常荣幸的是,我也曾作为志愿者登上中铁墩屿,亲眼目睹了“神话之鸟”的风采。


    终于一睹“神话之鸟”的风采


    在全球的观鸟爱好者圈子里,中华凤头燕鸥可谓赫赫有名。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水鸟,体长38-43厘米,具有黑色的冠羽,黄色的嘴在尖端为黑色(因此早年被叫做“黑嘴端凤头燕鸥”)。在浙江,它们属于夏候鸟,每年春夏前来无居民海岛进行繁殖,主要以鱼类为食。


    但是,由于这种鸟过于稀少,甚至一度从人们视野中消失长达63年之久,因此有幸亲眼见过它的人寥寥无几。说起来,我们浙江是很幸运的,因为目前中华凤头燕鸥在全球已知的繁殖地总共才5个,而中国占了4个,其中有2个在浙江,分别位于象山与舟山的无人小岛(除专职监测者外)上。而且,位于象山韭山列岛的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地,绝对是全球最大的繁殖地。对于我来说,尽管这种非常珍稀的鸟类就在“家门口”繁殖,但由于它们栖息于外海的小岛上,且处在严格的保护之下,因此一直无缘见到它们。


    2021年7月,我有幸参加由浙江自然博物馆组织的燕鸥幼鸟环志(给鸟佩戴上带有特定信息的脚环,以利于鸟类跟踪研究)志愿者团队,坐船出海,前往中铁墩屿。我们拿着相机,坐在船尾,当船驶离码头约20分钟后,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声:“燕鸥来了!”抬头一看,果然,一只大凤头燕鸥(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振翅跟在船后,它不时低头望着翻腾的水面,寻找出现在被螺旋桨激起的水浪中的小鱼。很快,又有几只大凤头燕鸥跟来了,船后聚起了一个小群。它们不慌不忙地扇动着修长如弓的翅膀,轻缓地御风飞翔。我被燕鸥们优雅的身姿、高强的飞行能力所折服,简直看痴了。一旦发现小鱼,大凤头燕鸥就迅速俯冲入水,大半个身子都会浸在海水中,叼到鱼后再迅速振翅出水。


    到了岛上,我看到了真正令人震撼的场面:数千只燕鸥在蓝天碧海之间漫天飞舞,边飞边叫,十分喧闹。那场景之壮观,难以用语言描述。这些燕鸥以大凤头燕鸥为主,只有极少数是中华凤头燕鸥。后者由于种群数量太少,未免“势单力薄”,因此混在与自己长得非常相似的庞大的大凤头燕鸥群里繁殖,以借助群体的力量保证自身的安全。


    要在这么多燕鸥中快速找到中华凤头燕鸥其实并不难,我们无需在望远镜里看哪一只燕鸥的嘴端是黑色的(实际上,这一般来说也是不可能看清的),只要寻找白色的燕鸥就是了。因为,大凤头燕鸥的羽色接近深灰色,而中华凤头燕鸥的羽色是很浅的灰色,远看就相当于白色。就这样,我在观测屋内举起长焦镜头,寻找、瞄准白色的燕鸥一阵高速连拍,终于记录到了心心念念的“神话之鸟”。我拍到了中华凤头燕鸥叼着小鱼准备回去喂养雏鸟的画面,甚至还拍到了成鸟在空中跟在幼鸟后面,训练其飞翔本领的画面。


    我注意到,已到了繁殖期的中后期的中华凤头燕鸥其实已经没有了“凤头”(即头上一簇翘起来的黑色冠羽)了,其头顶与前额的黑色羽毛已经褪去。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因为亲鸟育雏太累,以致于头发都“谢顶”了,因此暂时变成了“中华秃顶燕鸥”。听驻岛的燕鸥监测、保护人员说,原先在岛上,燕鸥的天敌主要有老鼠、蛇类与猛禽,如今通过采取保护措施,侵害燕鸥的老鼠与蛇类越来越少,但猛禽(主要是游隼)仍是不可避免的,几乎天天都有游隼过来捕食燕鸥。


    当晚,我们在岛上的简易房里打地铺睡觉。次日一早,就起床干活,大家分工合作,通过专业手段捕捉到两种燕鸥的部分雏鸟,给每只鸟宝宝测量体重、体长,并进行环志,最后统一放回到繁殖保育场。


    “神话之鸟”的前世今生


    上文简单讲述了登岛看燕鸥、环志燕鸥的故事。下面,我依据浙江自然博物馆编的《追寻神话之鸟》一书以及近年来的相关新闻报道,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神话之鸟”的前世今生。


    1861年11月,一位名叫海因里希·伯恩斯坦的波兰籍博物学家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小岛上,首次采集到一种不知名的燕鸥标本。后来,这种燕鸥的拉丁文学名被定为Thalasseus bernsteini,即“伯恩斯坦燕鸥”。


    1861年之后,除印尼外,人们又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零星采集到这种燕鸥的标本,而中国是采集到标本数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在山东和福建沿海,故中华凤头燕鸥的英文名为Chinese Crested Tern。在我国,起初鸟类学家根据其形态特征,称其为黑嘴端凤头燕鸥,近年来,考虑到鸟名的通俗易懂与便于宣传,正式的中文名改为中华凤头燕鸥,跟英文名一致。


    上世纪40年代之后,中华凤头燕鸥一度消失,很多学者相信它们已经灭绝。此前,这种鸟最后一次被证实存在于世是在1937年夏天,当时在山东青岛外海的两座岛上采集到21个标本。


    2000年6月,中华凤头燕鸥在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引起各方强烈关注。2004年,浙江自然博物馆鸟类研究团队在象山韭山列岛又发现了一个繁殖群体,共20只左右,混在约4000只大凤头燕鸥群中。据估测,当时这种鸟在全球的总数量不超过50只,因此被列为“全球性极度濒危物种”。由于其数量稀少,踪迹神秘,人们将其称为“神话之鸟”。


    2008年,舟山五峙山列岛又发现一个新的繁殖群。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韭山列岛与五峙山列岛的燕鸥繁殖种群都得到了严格保护。


    2013年,在韭山列岛实施的燕鸥人工招引项目获得成功。此后,两种燕鸥逐渐在韭山列岛和五峙山列岛建立稳定的繁殖群。2018年,观测到的中华凤头燕鸥个体数量首次突破100只。


    截至2021年,在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少成功孵化出110只中华凤头燕鸥,该保护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孵化繁殖基地。


    到2022年,中华凤头燕鸥的全球种群数量已超过150只,基本上缓解了灭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