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22-12/04/content_1343829.htm?div=-1

1.jpg

准备投水的螳螂

2.jpg

这只螳螂下面的水中全是铁线虫

    □张海华  文/摄


    在11月底的寒潮来临之前,今年秋天完全称得上是一个暖秋。11月份的很多日子,白天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因此昆虫还比较活跃。这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去拍摄它们,尤其是花了很多时间去观察螳螂被铁线虫寄生后发生的故事。在这里,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件很常见却又不为多数人所了解的事。


    秋探溪流 发现螳螂大量死亡


    今年10月与11月,我出门夜探的次数比往年同期多得多。在昆虫方面,我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溪流中被铁线虫寄生的螳螂特别多,其中又以死亡个体居多。读吴超编著的《螳螂的自然史》,我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在华东和华北,螳螂和铁线虫常常在秋季成熟,这时候气温已经较低,螳螂更可能因为失温而难以离开水体,因此更容易被淹死。”


    10月2日晚上,我到鄞州东吴镇的云顶山下的溪流中夜探。先看到不少螳螂飘在水面上,还看到有螳螂在溪边徘徊;而最令人惊恐的,则是发现十几只螳螂的尸体汇集在一个拦水坝的角落里。


    次日晚上,我和朋友李超一起到四明山的清源溪夜探,也看到好几只螳螂在急流旁行走,意欲入水,哪怕被水打湿了也毫不退缩。后来,当我们溯溪而上,忽然看到了让人惊讶不已的一幕:一只绿色的广斧螳竖立在一个微型瀑布里,它的足不可思议地紧紧抓住了石壁,任凭湍急的水流不停地从它身上冲刷而过,把它打得东摇西晃,但始终没能将它冲走。


    当时,我跟李超说:“你说,这螳螂是死了还是还活着?”李超回答不出来。稍后,我在无意中走到了这个微型瀑布的上面,高帮雨靴恰好把水流给截住了。此时,我忽然看到,那只广斧螳确实是活的!而且,它也似乎对水流的突然停止感到有点惊讶,居然做出了一个用嘴吮吸前足的动作(就像是要把水弄干一样)。而当我把脚抬起,水流又哗哗流淌起来,螳螂再次被奔腾的水花所吞没。我在心里叹息,没错,这也是一只被铁线虫寄生了的可怜的螳螂,我无法改变它的命运。


    11月12日夜间,我和女儿到鄞州塘溪镇的山区溪流中夜拍,看到一只棕静螳在溪石的边缘行走,它随即掉入了水中。我把它捞起来,重新放到石头上,没想到几秒钟之后,它又落水了,这回看清楚了,它是主动投水的。我再次把它捞起来,果然,它还是毫不犹豫地跃入了水中。这回,我不再帮它了,只是在心里说了一句:唉,各依天命吧!不过,必须得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被铁线虫感染的棕静螳,以前所见,以广斧螳(以及其他斧螳属的螳螂,如中华斧螳)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中华大刀螳。


    螳螂为何投水 谜团迄今未解


    那么,螳螂是如何被铁线虫感染的,此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景?为了尽可能弄清楚这些问题,今年秋天,我特意在白天多次去山区溪流观察。


    有一次,我来到四明山的中坡山森林公园,沿着溪畔的小路一直往上游走,后来看到溪边有平坦的大石头,就想过去坐下来休息一下。走到石头上,放下摄影包,便习惯性地往周边扫视了一圈,不看不打紧,一看有点吃惊:在区区几平方米范围内,至少有六七只螳螂在水边徘徊;还有两只螳螂漂浮在水中,已经死了。我知道,它们都是被铁线虫寄生的可怜虫——就是像被下了传说中的蛊一样,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水边,然后鬼使神差似的“主动”投水而亡。我以前多次见过这个场景,但一般都是看到一只螳螂,从未一次性见到这么多螳螂在溪边。


    于是,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些螳螂的行为。


    一只螳螂慢慢走到水边,略作停顿,便走入水中,低头入水,将自己的大半个身子都浸在了水下。不过,过了一会儿,它又转身出水,又在岸边发呆。不久之后,它再次步入水中。


    另一只螳螂站在岩石的高处,轻轻摇晃着身子,忽然间,它竟振翅起飞,然后如跳崖般直坠入水。急流随即将它冲走,我的目光跟随着它,但见在一个水流的拐弯处,它像是忽然惊醒了一般,奋力振翅,企图从水中逃离。幸好那地方水很浅,它成功了,浑身湿淋淋地站在岸上,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还有一只螳螂从上游飘来,一动不动,我以为它已经死了。然而,当它的身子触碰到平坦的石岸时,它居然动了起来,接着还走上了岸。


    无论上面哪一种情况,这些早已神志不清的螳螂通常都不会摆脱最终死于水中的命运——没办法,控制它们的不是自身,而是铁线虫(按照书上所说,螳螂入水后,铁线虫会马上从其腹部末端钻出来。但奇怪的是,我在现场观察了很久,竟都没有目睹这一现象)。我同情它们,但无法出手救活现场的任何一只螳螂。因为,这是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决定的,人类无能为力。


    然而,尽管如此,接下来我还是见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一只投水的广斧螳被溪流裹挟着快速冲往下游,它无力挣扎,似乎已完全听命于残酷命运的安排。然而,就在它被冲下一个微型瀑布的瞬间,强烈的求生欲突然“激活”了这绿色的虫子,只见它挥出右前足(即螳螂的一对捕捉足之一,用于捕食猎物,足上多锯齿),竟牢牢地钩住了看上去非常湿滑的石壁。就这样,任凭奔腾的水流不停地击打在它身上,水花四溅,它始终依靠单足,牢牢地“钉”在原处。这跟夜间在清源溪所见的场景一模一样。


    我看得惊呆了。眼前的场景,就像是电影中的惊险镜头:仿佛一个人单手抓住悬崖的边沿,努力使自己不坠落,而此时,急流又已经涌来……


    十几分钟之后,这只勇猛的螳螂终于体力不支,被水冲走,转眼不见了踪影。


    生命的无奈、不屈、坚强与伟大,都浓缩于那只久久地、苦苦地与铁线虫、激流相抗争的广斧螳身上。最终的命运或许无法改变,但不管如何,它已经尽最大努力争取过了——出于生命的本能,也体现了生命的尊严。


    当然,最后也得说说清楚:一向以凶猛著称的螳螂,又怎么会俯首听命于铁线虫的驱使呢?简单说来就是这么几个步骤:一,一些昆虫在阴湿地方活动时,被铁线虫的极微小的幼虫钻入体内,成为中间宿主;二,螳螂捕食了这些已被寄生的昆虫,从而也成为铁线虫的下一个寄主,铁线虫的幼虫在螳螂体内不断长大;三,铁线虫在螳螂腹内长为成虫后,通过一种迄今尚未明了的神秘机制驱使着螳螂投水,好使自己回到水中进行繁殖;四,铁线虫成虫从螳螂身体钻出来,迅速游走,寻找异性进行交配,然后产卵,进入下一个寄生的轮回……


    这么说来,好像铁线虫非常邪恶、恐怖,但我不厌恶铁线虫,就像前面说过的,这只是万物相生相克的一环而已。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才是我们作为人类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