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了一个大属鹰属,这次找这个种类较少的属讲讲。 

鵟属猛禽在我们日常的观鸟活动中也是较常见的一种鸟。

我国共有4种鵟,它们大都是候鸟,分布的区域十分广泛,全国各地都能看到鵟的身影。 


总的来说,鵟类都具有丰厚的被羽,粗壮的身躯,算是一种典型的北方鸟类。

它们脚趾占整个身体的比例在猛禽中算是比较小的,爪弯曲的弧度也不大,

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

鵟”的英语名字“buzzard”也指“贪婪的人”,所以鵟也有打扫垃圾的倾向,会吃一些动物的尸体。 以前在猛禽救护中心时,发生食物中毒最多的就是鵟了,这和它们吃尸体的习性也不无关系。 在翼形上,鵟有着宽而圆的翅,尾羽也常常张开成圆形,黑色的腕斑更是一个特征,和其他的猛禽并不难分辨。

 


从分布上来说,


普通鵟是中国鵟属猛禽中最常见的一种了。 它们在中国北部繁殖,南部地区越冬。 

越冬地和繁殖地的划分,大概在长城一线。 北京有普通鵟的越冬记录而没有繁殖记录。 


大鵟的分布更加偏北一些,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冬季的遇见频率不亚于普通鵟,南方的越冬记录远远少于普通鵟, 


毛脚鵟喜欢湿地草原、芦苇环境,飞行技术高超,可以经常见到悬停捕食。 棕尾鵟是西部的种类,只有在新疆、西藏和云南等地才能够见到,近年来的所有记录均来自新疆。


从体形来说,最大的是大鵟,和小体型的乌雕个头相仿。 其次是棕尾鵟和毛脚鵟,最小的是普通鵟,和大嘴乌鸦差不多大小。


对于野外识别鵟属猛禽,观察要点主要有: 

翼的宽度和长度的比例 在鵟属4种鸟里,普通鵟和毛脚鵟的翼比较细,另外两种的翼比较宽。 也就是说,普通鵟、毛脚鵟的翼展/翼宽的比值比较大。 

打个比方说,看它们飞行,就像双人席飞过和单人席飞过。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会有这么明显。 可以通过多看最常见的普通鵟,来锻炼自己辨识翼形力 



普通鵟 张雪莲 摄 

大鵟 浅色型(第二年) 夏咏 摄 


欧亚鵟(本文刊出时,欧亚鵟还没有成为独立种,仅作为普通鵟的亚种) 夏咏 摄


尾的相对长度 可以把尾和尾以外的身体长度相比较。 

如果以翼后缘作为分界线的话,毛脚鵟的尾最短,不到身长的一半,棕尾鵟的尾最长,只比身长略短一点。 

熟练掌握各种身体比例的秘诀就是多看照片,培养自己的感觉。 看得多的话,不用划分,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自己也做不到……)。 

 棕尾鵟 浅色型(幼鸟) 夏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