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大蚕蛾
王氏樗蚕蛾
长尾大蚕蛾
华尾大蚕蛾
□张海华 文/摄
说起蛾子,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熟悉。其实我也一样,在关注本地蛾子之前,我也觉得,蛾子嘛,就是一类喜欢夜间活动的、毛茸茸的、颜色灰暗、长相有点怪异的飞虫;至于其习性,就是喜欢趋光,所谓“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是也。总之,比之于它们的人见人爱的近亲——蝴蝶,蛾子实在是太不受待见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以前虽然也拍过一些宁波蛾类,但要说真正关注,却是今年夏天才开始的,因此目前还完全是门外汉一个。尽管如此,我已经对飞蛾的多样性深深着迷了。这里,先介绍4种我拍到过的大蚕蛾科(也叫天蚕蛾科)的蛾子,即银杏大蚕蛾、王氏樗(chū)蚕蛾、华尾大蚕蛾、长尾大蚕蛾。它们的特点,首先是大,然后是美,而且一个比一个美。
银杏大蚕蛾
在山里行走,常可见到附在树枝上的一种镂空的大型茧,这就是银杏大蚕蛾(也叫银杏珠天蚕蛾)的茧。不过,直到去年10月14日,我才见到了这种蛾类的本尊。那天晚上,我独自到鄞州东吴镇的山里夜探,沿着一条僻静的盘山路慢慢走,偶一抬头,忽见头顶的树枝上有只很大的飞蛾。原来,这是只刚羽化的蛾,正挂在自己的茧上休息呢。它的“外套”如一件华丽的披风,非常宽大:尽管其前翅没有向上充分打开,但翅展宽度看上去肯定超过10厘米,跟我的手掌差不多;前后翅的背部色彩有橙、黄、红、褐等,还有鸟羽状的斑纹;前翅的近中央位置还有一对颜色较浅的小眼斑。
约一周后的晚上,我和女儿再去这条山路夜探,正走着,忽见一只大蛾子朝我们飞来(估计是被我们强光手电筒的光线吸引过来了),然后跌落在地面不动了。我一看,这不又是银杏大蚕蛾吗?跟上回见到的刚羽化的那只比,它的体色比较浅,全身以黄色为主,而且后翅部分地方也已残破了。不过,幸运的是,它的后翅背部的大眼斑完全显露出来了,真的很像一对大眼睛在瞪着我们。
银杏大蚕蛾在我国分布很广,翅展宽度可达15厘米左右。其幼虫的寄主植物包括银杏、苹果、梨、柿、核桃、枫香等。
王氏樗蚕蛾
2018年7月26日晚上,我到东钱湖畔的马山湿地夜探,见到一只巨大的飞蛾翅膀平展,停歇在树叶上。后来查明,它名叫王氏樗蚕蛾。且说当时,第一眼看去,我真的被惊到了:比之于银杏大蚕蛾,它的“披风”更大,也更为有型,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小鸟!它的前后翅上共有两对新月状的斑纹,而在前翅的突出部,各有一枚黑色的眼斑。这眼斑使得其前翅尖端看上去像蛇的头部,因此有人将其称之为“蛇头蛾”。
今年8月12日晚上,我和朋友李超到东吴镇山里夜拍。忽然,走在前面的李超大叫了起来:“哇塞,海华,快来!有好东西!”我赶紧上前,抬头一看,只见一只硕大的王氏樗蚕蛾正挂在树叶背后休息。山上的风阵阵吹来,它那宽大的翅膀被吹得不时晃动,风小的时候完全平展,风大一点的时候就暂时呈“V”形收拢。
王氏樗蚕蛾,属于大蚕蛾科樗蚕属,翅展宽度13-16厘米。这种蛾子在国内的分布区域也比较大,尤其多见于南方。顺便说一下,樗,是臭椿(一种落叶乔木)的古称,樗蚕属飞蛾的幼虫喜以臭椿为食,故名。早年,不少地方还以这类飞蛾的茧生产丝绸,其名为“椿绸”。
华尾大蚕蛾
上述两种大蚕蛾,虽然体形很大,但没有尾突——就像很多美丽的凤蝶所具有的那种延长的尾部。接下来亮相的,是大蚕蛾科尾大蚕蛾属的两位成员:华尾大蚕蛾与长尾大蚕蛾,它们不仅大,而且都具有长长的尾突。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
今年8月8日晚上,我独自到海曙区集士港镇深溪村夜探,沿着山脚的公路走了很久,但除了一些常见的蛙类与昆虫,并没有特别的收获。走到一个有亭子的路口,已经汗流浃背,于是放下沉重的摄影包,坐下来喝口水,稍事休息。但我的眼睛没有闲着,依旧在“扫描”附近的环境。忽然,我注意到路对面的小树上挂着一个金黄色的东西。当时心想:这难道是一种蛾子?怎么会这么大?走过去一看,顿时又惊又喜:天哪,真的是一只我从未见过的美艳的飞蛾!
我立即跑回去拿相机,并使用机顶外置闪光灯加无线引闪的离机闪光灯,进行多角度拍摄。它真的太美了:两对翅膀的底色均为明艳的黄色,前翅的上部边缘具有紫褐色条纹,后翅有延长且卷曲的尾突;前后翅的翅面上都有波纹状的条纹,且各有一对眼斑,能够起到吓唬小鸟等天敌的作用。
回家后迅速翻书查明,这是一只雄性的华尾大蚕蛾,翅展宽度超过10厘米。这种蛾子的雌虫的体色为浅绿色,非常秀气。华尾大蚕蛾的寄主植物包括樟、枫杨、柳、核桃、悬铃木等。
长尾大蚕蛾
我看到资料介绍,华尾大蚕蛾的尾突长度为3厘米左右;那么,如果有一种飞蛾,其尾突长度超过8厘米,那又该是一种多么飘逸的美!这样的飞蛾,在宁波还真有,那就是难得一见的长尾大蚕蛾。
今年8月14日晚上,我和墨源等朋友在宁海黄坛镇的山村碰头,入住溪流边的一家旅社。晚饭后,熟悉昆虫的墨源在临溪的走廊里布灯,开始灯诱昆虫(灯诱是全世界广泛采用的吸引趋光昆虫的方法,器具以一盏很亮的灯加一块白色幕布组成)。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昆虫拍摄,心里充满了期待。灯诱的效果确实很好,陆续有蜉蝣、飞蛾、甲虫等昆虫飞来,甚至还包括零星的蝴蝶、蜻蜓与鱼蛉,其中种类最多的,无疑是蛾子。不过,等到午夜,并没看到特别漂亮的蛾子。凌晨1时许,正准备收工时,我忽然看到一只有着长尾巴的大蛾子快速飞来,不久就停歇在了幕布上,那模样就像是一个小型风筝!
墨源惊喜地喊了起来:长尾大蚕蛾!而且,有趣的是,紧接着又来了两只长尾大蚕蛾,跟第一只一样,均为雄性。后来,我们把其中一只放在一旁的植物叶子上,一边拍摄一边对它的美赞叹不已。
长尾大蚕蛾是世界上尾突最长的蛾类之一,尾突长约8.5厘米,成飘带状,末端卷曲。其前翅有一对眼斑,翅展宽度可达12厘米。雄性长尾大蚕蛾体色华贵,为杏黄加粉色;而雌蛾则是一袭青白色素装,清秀脱俗。其寄主植物主要是马尾松与雪松。
关于宁波蛾类的世界,我们还知之甚少,甚至连大致有多少种都不清楚。经过30多年的探索究,宁波博物专家林海伦已大致摸清了本地蝴蝶的“家底”,目前已知宁波蝴蝶至少有220种。林老师估计,宁波蛾类的种类,会是蝴蝶的几倍。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类“月光下的飞虫”,逐步揭开它们的隐秘世界。
转自: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23-08/20/content_1371490.htm?div=-1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