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年龄段看,20-24岁妇女生育率降幅最大,主力育龄妇女为25-29岁,2022年该年龄段生育率为81.2‰。在人口学上,育龄妇女一般是指15-49岁的女性,不同年龄段妇女的生育水平是不同的,例如,30岁妇女的生育水平通常高于40岁妇女。

分年龄组生育率=一年内某年龄组妇女生育的孩子数/该年龄组妇女的年平均人数

根据大普查数据,2000-2020年20-24岁妇女生育率从114.5‰降至55.2‰,降幅超过一半;25-29岁妇女生育率从86.2‰升至99‰,小幅正增长;30-34岁妇女生育率从28.6‰升至95.1‰,大幅正增长,反映了女性生育年龄明显推迟。根据抽样调查数据,2022年,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妇女生育率分别为3.5‰、32.6‰、81.2‰、58.6‰、28.2‰、5.5‰、0.7‰,25-29岁妇女为主力生育人群。

3)分教育水平看,受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但差距收窄。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15-64岁妇女的平均活产子女数分别为为2.2、2.0、1.6、0.9、0.8、0.6、0.6、0.6。此外,分教育水平的生育率差距在不断收窄。

4)分区域看,黔桂藏生育率最高,京沪津、黑吉辽生育率垫底,各地总和生育率差距明显缩小。1990年有20个省级以上单位总和生育率超过2.1,2020年仅贵州总和生育率超过2.1,其他省级以上单位总和生育率均不足更替水平。其中广西、西藏总和生育率均超过1.9,而上海、黑龙江、北京、吉林、辽宁、天津则不到1。1990年最高和最低生育率差为2.89,2020年降到1.38,各地生育率差距明显缩小。

5)分城乡看,乡村生育率高于城市,但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从总和生育率看,2020年城市、镇、乡村分别为1.12、1.40、1.54,2022年分别为0.90、1.17、1.26。分孩次看,2020-2022年城市、镇、农村的一孩生育率分别从0.6、0.65、0.66变为0.56、0.65、0.68,城市一孩生育率下降、农村有所提升;二孩生育率分别从0.45、0.6、0.63变为0.26、0.38、0.37,二孩生育率均大幅下降;三孩生育率分别从0.06、0.15、0.25变为0.07、0.14、0.21,城市三孩生育率小幅提升,镇和农村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