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就计划写这个选题。

很巧的是,前几天“一年花掉50万中产们卷起天价一对一”还上了热搜。“要不要补课”、“孩子补课成了我家最大的开销”,中产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仿佛变成了一场赌局。你补我也补,你一对一我也一对一,问题是真的有效果吗?

从过来人的角度,我来谈谈。


01


不得不说,暑期的家长是真的焦虑。这种焦虑来自周边朋友,孩子的同学,还有社交平台。有四门学科一起补的,有一个暑假要上40天的,还有前前后后花掉十万的。

“不上课心里就慌,课上多了钱包也吃不消”,这是很多家长的反馈,至于上了到底有没有用,反而没有太多关注,这就是现状。

家长为什么会买单?因为高考没有取消,中考改革分流,教育内卷加剧。我本意不想吐槽,但事实是政策和实际脱节,书本和考试脱节,小学和初中脱节。双减之前,其实新东方和学而思还是挺便宜的,老师的水平很稳定,一学期一门课两三千搞定。双减之后教培全面转入地下,价格就乱套了,四五千起步,关键是搞不清楚老师水平,没有约束,只能到处打听,踩雷的概率很高。

有人问过我,校外上课究竟有没有必要?听实话,对于走高考常规路线的普通家庭孩子来说,小学必要性不大,最多提前上英语,奥数对90%的孩子没有实际意义,主要抓基础,保证作业质量,培养学习习惯。初中,理科适当超前,初二之后主要针对数学和物理,扎实的掌握知识点,拿到该拿到的分数,然后再举一反三。高中呢?你先要有时间和精力上课。

当然,走竞赛是另一条赛道,现在被打造成产业链。问题是,孩子是这块料吗?自己要会独立判断,但凡你去问机构老师,都会告诉你很有希望,然后开心的交钱。


02


我并不反对补课,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确需要借助外力,这是极卷的大环境决定,也和家长的期望值有关。当然,现在躺平的家长越来越多,卷不动了,也卷不起了。

有一个观点我必须现在抛出了,那就是教育消费的多少,和最终获得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请注意了,我用的是“消费”,并不是“投资”。不过和家长的精力投入,是有一定关系的。

很多做生意的家长,小学阶段就把孩子送去上一对一,放学有人辅导作业,自己可以甩手,亲子关系更和谐。有一说一,小学阶段一对一的效果最好,但副作用最大。

如果整个小学阶段分三个阶段,那么一二年级是启蒙期,重在培养习惯和兴趣,三四年级是转型期,重在培养思维方式和知识吸收,五六年级是定型期。很多孩子为什么三四年级成绩突然不行了?因为超前学习的老本吃完了,听课效率又上不来,不会学习,这时候一对一介入,喂饭到口,应付考试没问题,有些老师还会提前讲考题,但听课能力不提高,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后面就很难纠正。这也是我反复强调的,小学阶段家长要多花精力关注孩子每天作业情况的原因。成绩不行,及时查漏补缺,成绩突出,就提优冲刺。

小学六年学的东西真不多,过程很重要,而一对一只关心结果。


03


到了初中,有一部分家长选择一对一是因为小学这招很管用,效果好,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孩子成绩不行,教培机构拍着胸脯保证可以提分。

机构的目的是赚钱,家长送孩子补课是要提高成绩。小机构帮忙招生,一般要从学费里面抽30-40%。大机构让你一次性买十万的课,销售的抽成也很吓人。

先给结论,初中持续一对一辅导的效果并不好。

初一初二完全没有必要去上一对一,这不是从经济角度去考虑,而是学习氛围和教学经验,对于基础不是特别差的,大课效果也不错,关键是练,也就是作业完成的质量。在职的,水平高的老师不缺生源,都不喜欢一对一,更不喜欢扶贫,因为赚的少,太费劲。明明一小时能赚1500元,为什么只赚500元。一对一是把一个学生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并解决,这种情况下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学生的注意力很多时候撑不到2小时。

初中不是谁都能教好的。现在很多搞一对一的,尤其在网上自己找生源的,都是教培机构解散后单干,水平参差不齐,什么活儿都接,教研能力不行,教材都是东拼西凑,这也是怀念学而思、新东方的原因,他们对老师有考核,有淘汰机制,有教研部门。

到了初三最后阶段,有些家长会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找一对一或者一对二,这没问题,就是好老师、对口的老师找不到,价格很贵。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反感,觉得初中有必要这么卷吗?就看你要什么结果了。

这几年中考在反刷题、反套路上的改革不断加速,之前有少数孩子靠最后几个月封闭式突击,最后上了还不错的高中,这种事情以后会越来越难。


04


高中呢?时间根本不够用呀!

最佳解决方案是学校上课之余,看网课,不懂再主动问老师。

如果初中就非常依赖课外班补,孩子长期被动学习,那么高中会非常痛苦,因为高中的核心竞争力是自律和自学能力。常年一对一的孩子,武功早就废了。“毒药”就是这么来了。


很多家长并不明白,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并不是孩子的终点,今天的付出也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自学的能力。

当然,可能我说的太远了。关于教育,高中就能看明白一些事儿,很通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gJBM3bVQs5qqs_R3v_Z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