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勇 文/摄
半浦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面、姚江北岸,曾名鹳浦、官浦、灌浦。清代时,改称为“半浦”。
A
《宝庆四明志》载:鹳浦古渡(即半浦古渡)是南宋十四渡之一。该渡也是姚江十大古渡之一。
《光绪慈谿县志》曰;“半浦渡(口)在十二都五图,南属鄞县。雍正间(1723—1735)里人郑时陞等捐置田十八亩,创立义渡;嘉庆间(1796—1820)余北海、郑名臣续置田十四亩零,寻被义渡庵僧盗卖。道光七年(1827)郑芬、郑一夔等捐置田三十一亩零;同治间(1862—1874)里人续有捐置,共田一百十亩、渡船三只。”
早期的渡口简易而原始,行人免费渡船过江,故称义渡。当时渡口曾有渡船三艘,雇工分撑,船夫居住于渡屋内,使义渡可以昼夜运行,行人无论早晚,都可以渡江而行。
渡口南岸待渡亭里有一块清代石碑,碑上刻着《义渡碑示》,上面记载了道光年间半浦郑氏家族族人郑君选、郑名臣等曾发起捐资兴造渡船,但仍经费不足,几经废弛。后在举人郑芬、郑一夔兄弟努力下,义渡逐渐恢复。
咸丰元年(1851),郑显煜、郑显泰两人秉承先人为渡口捐助义田的善行,发动士绅捐助田地,筹集资金,增添渡船,重筑南北两岸埠头,建渡亭、雇船夫,昼夜轮流分撑以利行商往来,在姚江两岸渡口各置天灯。
旧时,天灯一般设置于渡口、桥头等处。虽然灯光微弱,但在夜幕下格外耀眼,为路人、船只指引方向。
半浦古渡的天灯高3.2米,矩形断面的石柱上有古朴典雅的翘檐石龛,内用油灯照明。
郑氏家族的“义渡”善举,受到了慈溪县邑的表彰,授半浦郑氏宁波府慈溪县正堂加三级6次、记大功10次,称其“好义可风”、“设立义渡,广济行人,最为地方善举”等。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后,渡船被征收,改为有偿服务。今置钢质机动船一艘作为渡船,我们去的那天刚好机动船停在渡口。
B
半浦古渡,由于位于姚江水上交通要冲,从姚江入市区再经甬江可入海,北接慈城,故来慈城及姚江上下游的客商,在此中转货物,由此也吸引了航船、商业、服务业等从业人员聚居。
相传鼎盛时期,半浦古渡舟楫往来的人员,每日摆渡者近千人。东西走向、长三四百米的“渡口街市”,更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前来赶集,街上人群熙攘,川流不息。
当时,“渡口街市”上有米铺、中药店、杂货店、点心店、理发店、豆腐店、成衣铺、茶栈、旅店等40多家,还吸引了杂技、马戏等江湖杂耍行业留驻。
康熙年间,一代鸿儒、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在余姚黄竹浦的老宅失火,收藏的书籍损毁大半。远在半浦的黄宗羲弟子郑性,闻讯后连夜从渡口出发,赶往黄竹浦,把黄宗羲“续钞堂”残余的书籍,一船船运至半浦。
郑性运回的这箱箱书籍,也成了半浦源远流长的文化命脉。
后郑性遵父郑梁(字禹梅,号寒村,康熙二十七年进士)遗愿,建造了藏书楼。据《慈邑鸛浦郑氏宗谱》卷十八载,二老阁始建于康熙六十年(1721),雍正元年(1723)竣工。
郑性所建藏书楼,为一座二层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阁前有明堂,阁后有清池,围墙北面建有一亭,种有竹木花卉。
郑性又耗时5年,埋头整理黄宗羲残编3万余卷。
为纪念同在刘宗周(绍兴人,明末理学家、儒学大师)门下就学的黄宗羲和祖父郑溱,郑性把藏书楼命名为“二老阁”。
《慈溪光绪志·卷四十四·居址》载:二老阁在半浦,郑性建,以祀黄宗羲及其祖(郑)溱,藏书其中。
二老阁楼下是郑溱的著述,楼上中间一间依嘱供奉着黄宗羲、郑溱和郑梁的神位。左右两间庋藏着黄宗羲的著作。
C
《四明谈助》称半浦“(郑氏世家)家中藏书甚富,与范氏天一阁相埒”。
据记载,二老阁藏书有5万多卷。其中郑氏先代遗书两万卷,黄宗羲续钞堂三万余卷,图书之丰、孤本之珍,比肩天一阁。
二老阁在中国学术史和藏书史上更是颇具地位。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云:“此阁藏书,在时间上则继余姚黄氏之绪;在空间,则与宁波范氏天一阁、卢氏抱经堂鼎足而立。”
二老阁,不仅藏书而且刻书。郑氏一门雕版刻书长达155年,历经六代而薪火不绝,出版有黄宗羲巨著《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当年天一阁藏书楼,因只有范家的好友才能进去,而二老阁是对外开放的,故四方学者纷纷来到半浦,使这里多了学者的身影,有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二老阁的缕缕书香,也因古渡撒播到更远的地方,使半浦成了浙东学术重镇。
《光绪慈溪县志·列传》中所载的郑姓传记共59人,其中明清两朝半浦郑氏竟达55人之多,占郑姓人士九成以上。旧时半浦郑氏与杨陈杨氏、黄山王氏、罗江罗氏世称“慈南四大望族”。
可惜的是,遭遇两次火灾和战乱的二老阁,楼中所藏书籍被烧毁、劫掠,几经变迁的二老阁在1943年被其后人拆除变卖。历时200余年的著名藏书楼化为云烟,只留阁后的小池、古井,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沧桑。
半浦因渡口而生,因渡口而兴。半浦古渡也是中国大运河浙东运河段的一个重要节点。
古渡之上,水波依旧。昔日的天灯石柱仍屹立在古渡边,是目前宁波境内现存唯一保持基本完好的天灯遗迹。它像一位岁月老人,默默守望着渡口,守望着岁月,见证了渡口曾经的繁荣与变迁。
转自:http://epaper.cnnb.com.cn/nbwb/pc/content/202411/29/content_187246.html
目前有1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