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01、总则


1.1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根据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姚江、甬江的“两江发展战略”列入宁波“十二五”期间重要发展战略。为推进两江北岸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特编制姚江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

(3)《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

(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

(5)《宁波2030城市发展战略》;

(6)《江北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

(7)《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8)《宁波市江北区市民中心及周边地块城市设计》(2012);

(9)《姚江新区启动区安置房规划方案设计》(2012)

(10)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

(11)其他相关标准规范、规划文件和设计要求。


1.3规划范围

姚江新区启动区位于宁波西北门户、姚江新区北部,北至北环西快速路,东临机场快速路,西接长阳路南延段,南抵规划次干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6.4平方公里,占姚江新区总面积的一半。


1.4规划期限

确定本控规的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


1.5规划成果

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


1.6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

技术管理文件的所有内容应遵循法定文件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02、功能定位、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2.1功能定位

经综合判定,本区功能定位为姚江新区启动区为城市级体育休闲中心、江北区行政文化中心和低碳型生态宜居新城。


2.2控制规模

本区规划人口2.7万户、7.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95.0公顷,占总用地的93.3%,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5.0平方米。


2.3规划结构

本区规划结构为以路为轴、一脉连湾、两心联动。北环西路为东西向城市发展轴,广元路和机场路为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利用自然水系引脉营城、理水成岛,形成一脉连两湾的新区格局;城市体育休闲中心与江北行政文化中心相互联动,高效促动新区发展。


03、控制单元


3.1控制原则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从而保证容纳人口和配套设施的稳定,而单元内各地块分量允许突破并相互平衡,由此来增加地块开发的弹性。


3.2单元划分

结合行政街道和社区界限范围、天然的地理界限如河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内在关联性、土地使用性质的同一性、主次干道围合的街坊、合理的交通分区等因素来划分控制单元。

依据上述原则,规划将本区由东至西划分为7个控制单元,单元编码分别为JB16-01至JB16-07。


3.3控制内容

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口控制规模、总建设容量、公园绿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本编制区的总建设容量770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04、用地规划


4.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169.1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8.4%,人均居住用地24.2平方米。规划居住用地主要位于启动区两端,面向宽阔的姚江布局,创建良好的江景居住环境。以城市道路围合空间,形成5个城市居住社区。以快速路广元路为界,东居住片区包含01、02两个社区,可容纳人口3.3万人,须满足村民安置需求;西居住片区包含04、06、07三个社区,可容纳人口3.7万人。


4.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08.6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8.3%,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5.5平方米。其中行政办公用地9.04公顷,作为江北区行政中心;文化设施用地7.32公顷,与行政中心共同构建江北公共中心;教育科研用地22.11公顷,包括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职业学校;体育用地67.74公顷,作为城市奥体中心;医疗卫生用地1.37公顷,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物古迹用地1.08公顷,作为区内文保点集中移建保护场所。


4.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商务用地45.8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7.7%,人均公共设施用地6.5平方米。商业商务主要位于两大中心周边,适建商业金融、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为奥体中心和行政中心配套。居住区内灵活设置商住混合用地,适建社区商业。商业商务用地充分考虑与轨道交通站点结合布局,遵循新区TOD发展模式。


4.4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还包括道路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及水域等。具体内容详见相关章节。


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1配套原则

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


5.2配套要求

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进行市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三级进行分级配置,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七项设施。

本区市区级公共设施为城市奥体中心和江北行政中心。

街道级必须配建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地、菜场、街道服务中心各项设施,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初中、高中、邮政所等设施。社区级必须配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各项设施,新区宜集中建设形成社区中心。


06、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6.1绿地系统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131.8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2.2%,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18.8平方米。其中规划公园绿地101.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约14.5平方米;规划广场用地2.37公顷,位于行政中心南侧。

本区绿地系统主要由滨江公园、中央绿脉、沿河绿带等组成。充分利用自然水系创造精彩、有序、网络的绿色空间体系,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景体系。滨江公园和中央绿脉共同构建启动区的绿色基面和界面,形成连续的公共绿廊。纵向有10条沿河绿带由北向南锲入公共绿廊,绿带纵横交错形成绿网。


6.2水体系统

规划整理现状河网水系,结合道路和用地形成顺畅而贯通的水网格局,规划水域面积39.96公顷,水面率达到6.3%。

本区河网水系主要有官山河、大闸河等,具体水体控制要求详见市政工程相关章节。


6.3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公共活动的聚集点,营造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是创建宜居低碳新区的要素。

从整个姚江新区进行开放空间体系的构建。并根据开放空间的公共性,规划本区形成多层级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第一层级:区域开放空间廊道

(1)滨江公园:姚江新区拥有12公里多的滨江岸线,一江四湾曲线优美,连续的、空间变换的滨江公园形成连接区域开放空间系统的绿色动脉,传递自然生态、友好亲切和健康活力。

(2)官山河廊道:通过关山河廊道引滨江公园向内渗透,连接MALL地块和慈城。

第二层级:重要开放空间廊道

(1)中央绿脉:一脉连两湾形成中央绿脉,为姚江新区东西向重要公共廊道。

(2)中轴线:以江北行政中心为北起点,对景中心公园,形成姚江新区中轴线,并折弯与滨江公园沟通,成为姚江新区南北向重要公共廊道。

第三层级:重要开放空间节点

整个姚江新区规划形成四个绿核,成为重点开放空间。

(1)奥体中心:城市奥体中心占地约68公顷,是目前宁波最高等级的全民体育休闲设施,奥体中心面江而设,整体应打造形成奥体公园,成为全体市民的休闲运动场所。

(2)行政文化广场:江北行政中心南侧形成文化广场公园节点,为中央绿脉及中轴的节点所在。

(3)未来绿洲:规划新区西端形成未来绿洲的设想,打造生态休闲功能。

(4)中心绿地:中轴线的南端以公共开放绿地作为结点,成为姚江新区的重要景观节点和居民休闲场所。

第四层级:开放空间廊道

十条沿河绿带形成公共廊道,令区域形成蓝绿脉络,组织成连续的开放空间系统。

第五层级:社区开放空间

居住社区的公共绿地将形成开放空间系统中层级最低,但也最贴近居民的公共开放空间,每个居住社区都应精心打造,便于老人和小孩就近户外活动。


6.4慢行系统

组织公共开放空间的步行系统、自行车流线和水上流线,形成区域的慢行空间体系,并有助于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的连结,为居民提供散步、健身和游憩的公共空间,倡导城市慢生活。

沿河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廊道应提供连续的林荫游憩步道,并配设相应的休憩、引导、游乐等设施,形成完整的步行体系,连接开放空间节点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加强通往水岸的步行联系,另外,舒适的人行道也是步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江公园和中央绿脉是区内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廊道,组织环岛、环江自行车流线,并配设自行车架、饮料亭等相应的设施,形成长达15公里的自行车环线。同时,组织水上流线,配设码头等相应的设施,配合节日活动,加强本区公共开放空间对城市活动的承载度。



07、道路交通规划


7.1道路等级

区内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规划

北环西路:连接绕城高速,为城市对外联系通道,快速路外环北段。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形式,规划红线宽度50米,高架主线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地面辅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广元路:城市西部跨姚江重要的区间南北向联系通道,快速路外环西段。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形式,规划红线宽度68米,高架主线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地面辅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机场路:城市中西部区间的南北向联系通道,快速路内环西段,兼有对外功能。规划红线宽度68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2)主干路规划

云飞路:东西向交通性干道,红线宽度44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金山路:南北向交通性干道,红线宽度44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洪塘中路:南北向交通性道路,红线宽度为36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邵渡路:南北向交通性干道,红线宽度44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3)次干路规划

开元路:南北向交通性道路,红线宽度为36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宏图路:南北向交通性道路,红线宽度为36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洪塘西路:南北向交通性干道,红线宽度44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洪都路:南北向交通性道路,红线宽度为28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4)支路规划

本区域支路红线宽为16-24米,城市支路起完善路网功能等级结构,承担集散路网交通流量的功能。规划支路结合用地性质灵活布置,支路的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


7.2道路交叉口

交叉口标高分两类,一类靠近河道和立交的交叉口,通过桥梁底标高和道路净空计算桥面标高,采用2%-3%坡度,确定交叉口具体标高;第二类为远离河道的交叉口,一般根据周边用地情况确定。规划坐标采用宁波市独立坐标系,标高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7.3轨道交通

根据《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轨道4号线经过本区边界,敷设方式为高架。


08、综合防灾规划


8.1消防规划

(1)消防站

本区设置1座消防站,占地约8574平方米。

(2)消防水源

消防水源以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为主,积极利用河道等天然水源。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消防用水量大的建筑应修筑人工水池确保消防用水。

(3)消防通道

重视消防通道建设工作,切实保障畅通无阻,保证消防车通道通畅、安全,重视供水、供电和通信建设。

(4)建筑防火要求

建筑、大型民用建筑等场地,属于消防重点保护单位的,其规划建筑中必须严格按照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保证城市消防的要求。


8.2抗震规划

(1)设防标准

本规划区位于地震动参数0.05g(Ⅵ度)。本区内有一条实测地下不活动断裂带穿过,地块开发建设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协调重点

一般工业与民用新建或扩建工程按地震动参数值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新建的各类建筑应按地震动参数值进行设计和施工,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

加强避震疏散体系建设(如体育场、广场、公园等),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震能力,结合城市建设,提高本区综合抗震能力。

区域的防灾、避难场地应结合人防集结点设置。

位于断裂带上的各类建筑物,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工程性防护措施。


8.3地质灾害防治

本区为地面沉降次重点防护区,应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格执行地下水开采审批制度,建立健全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开展工程性地面沉降监测和防治工作;建立和完善地面沉降灾害预测预警体系。


下一页开始是图片:(图片很大,打开比较慢,多等一会儿吧,规划图本来就是很大滴,可以看仔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