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0月,劳伦斯奉命前往汉志协助阿拉伯大起义。参军前,劳伦斯是一名中东考古学家,长期的中东考古经历让他堪称一名“精阿”,到达汉志不久便与阿拉伯义军打成一片,并发动了阿拉伯版本的“百团大战”。

当时,奥斯曼境内有一条南北向的“汉志铁路”,这条铁路是奥斯曼政府调动军队及补给的大动脉。1916年底至1917年间,劳伦斯带领阿拉伯游击队多次破坏这条铁路,到最后为了保住这条仅400公里的铁路,奥斯曼不得不派出12000名士兵沿线镇守,大大牵制了奥斯曼的军力,中东战局由此逐渐扭转。


5.jpg



阿拉伯大起义从麦地那-麦加出发北上(红线为起义路线),重点破坏汉志铁路

1917年10月,英国预备向奥斯曼防线发起总攻,劳伦斯负责带阿拉伯人打配合。但在阿拉伯人血溅沙场时,英国竟然第二次把他们卖了。原来,为获得犹太金主支持,英国外交官又向国际犹太人社团保证只要他们支持英国,战后就把阿拉伯巴勒斯坦分给他们。

英国就这样同时向三家作了三个互相矛盾的保证,老牌帝国就是会玩。

一年后,阿拉伯军队攻入大马士革,兴奋地自任叙利亚之王,但并不知道叙利亚2年前就被卖给了法国。没多久,带着坦克飞机大炮的法军4个小时就打跑了只有步兵和骆驼的阿拉伯人。法国军官之后还踩在中世纪抵抗十字军的穆斯林领袖萨拉丁的墓碑上大笑:“醒醒吧萨拉丁!我们回来了!十字终究战胜了新月!

虽然“精神阿拉伯人”劳伦斯在巴黎和会上为阿拉伯的独立和统一拼尽全力,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于是英法扮演上帝的瓜分狂潮开始了:为获得地中海东出海口,法国“创造”了叙利亚和黎巴嫩;为更好地控制印度与波斯湾石油,英国“创造”了约旦、伊拉克。


6.jpg





7.jpg





据说约旦还是由丘吉尔亲自“创造”的。1921年3月某个星期天的下午,醉醺醺的殖民大臣丘吉尔趴在桌上看着奥斯曼地图,拿着一支钢笔,盘算着怎么从它身上挖一块地出来。由于中午喝了不少威士忌,丘吉尔在划国界时打了一个酒嗝,手一抖,这个被他“创造”的叫约旦的国家就变成了这样:


8.jpg



而原本同样被四分五裂瓜分的土耳其则在国父凯末尔带领下打赢了土耳其独立战争,成立了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铁腕推动世俗化,废除一切宗教制度,规定官员必须着西服戴礼帽,穿传统服饰非法,甚至用拉丁字母替代阿拉伯字母,铲除保守文化的根基。此后土耳其一度成为中东最独立、最稳健、最现代的国家。

突厥人的国家土耳其通过全盘西化而崛起的做法让阿拉伯人为之一振。凯末尔开风气之先,让阿拉伯世界也逐渐兴起通过西化达成富国强兵并最终实现民族独立的思想潮流,而西化本身又内嵌着世俗化,所以,影响战后中东大半个世纪的世俗化进程,从这一刻开始。

在西化与世俗化过程中,阿拉伯人需要找到一个可供参考的对象。英国显然不再可靠,很快,阿拉伯人以为自己找到了第二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