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7-11/17/content_1082720.htm?div=0
白腹蓝姬鹟
寿带
普通朱雀(雌)
小杜鹃
□张海华 文/摄
在“鸟人”们的口中,有很多“专业术语”,以前也曾提到过,如:将猫头鹰称为“猫”,将中华秋沙鸭称为“叉烧鸭”,把几乎不可能在本地出现而居然出现了的鸟称为“妖怪”,把常有“好鸟”来停栖的树称之为“神木”……诸如此类,犹如江湖“切口”,不一而足。魔术林,则是近些年流行的又一个新的热词。
所谓“魔术林”,当然是指会变魔术的树林。变什么魔术?对“鸟人”来说,当然是指能“变”出各种难得一见的鸟儿的树林。这不,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南汇海边的魔术林又大变戏法,引得各地“鸟人”心痒难搔,也改变了我的假期计划。
计划外的拍鸟之旅
今年10月4日,中秋节,恰逢国庆长假,一家三口从宁波回海宁老家看望父母。由于事先并没有正儿八经去拍鸟的计划,我没有携带焦距为500毫米的“大炮”,而只带了一支普通长焦镜头。当天晚上9点多,我偶尔刷了下“宁波鸟人”微信群,顿时大吃一惊。是这样的,鸟友黄泥弄刚刚在群里扔了一个“重磅炸弹”——原来,他当天跑到南汇去拍鸟,一天之内竟然拍了4种“猫”!它们分别是领角鸮(音同“消”)、鹰鸮、东方角鸮、红角鸮!这些都是平时很难见到的宝贝啊。除了领角鸮,其他3种我都没有见过。猫头鹰昼伏夜出,本来就行踪隐秘,要在一天内在同一个地方拍到4种鸮,岂非天方夜谭?领角鸮、鹰鸮和东方角鸮,虽说不易见到,但毕竟每年在华东地区都有记录,可这红角鸮是怎么回事?查了一下《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等资料,得知红角鸮(拉丁文学名Otus scops,下同)又叫“西红角鸮”,在国内仅分布于新疆,与又名“东红角鸮”的东方角鸮(Otus sunia)在中国境内分布上没有重叠呀。
且先把这些学术问题搁置一旁,关键是黄泥弄的照片拍得非常棒,猫头鹰富有魔性的眼神勾魂摄魄。我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该怎么办,是否明天就出发到南汇拍鸟?但问题是:一,女儿急着回宁波,因为作业还得抓紧做;二,我没有带“大炮”。后来跟老婆孩子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5日一早出发去拍鸟。因为迁徙季节,鸟况一天一个样,我怕如果5日先回宁波,6日再去南汇的话,这些“猫”就一个都不剩了。
5日凌晨4点半,天还很黑,我和妻子就起床了,随即驱车上路。7点不到,已到海边。天色阴阴的,但空气很通透,也很清凉,驱散了开车的疲劳。那地方以农业用地为主,非常开阔,海堤内有一些湿地,还有不连续的几段类似防护林一样的小树林——一般人可能难以相信,这就是令“鸟人”们魂牵梦萦的魔术林!
随时随地见神奇
此前已打听清楚,这里的魔术林分为4处,分别被编号为1-4号林。说真的,这1号林与2号林真称不上树林,充其量是两个树丛,因为其长度不过几十米。后来见到,3号林与4号林长了不少,各有数百米。
而神奇所在,全在于树林之小!为何?且听下文细细说来。
我在3号林旁停了车,端着“大白兔”慢慢往前走。刚走了三五米,便听见树丛里传来“唧唧,居居”的轻柔鸣声,一看,是只灰褐色的小鸟站在横枝上歌唱。我没见过这种鸟!赶紧拍了下来,几秒钟后它就不见了踪影。看照片,我的直觉是一种朱雀的雌鸟,肯定是“好鸟”!中国的朱雀有好多种,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在华东出现的很少。前几年的11月,宁波鸟友老钱在慈溪海边拍到了北朱雀的雌鸟,它的羽色有点偏红。但我刚拍到的这小家伙,羽色却非常素淡。事后查明,这是普通朱雀的雌鸟,是华东地区的冬候鸟。
又往前走,真的才走了几米,一只杜鹃翩然飞过。我的心里又是一阵激动。生性羞涩的它,躲在有枝叶遮挡的隐秘处,我悄悄挪了一下位置,好不容易拍到了它。小杜鹃!又是一种我此前没有拍到过的鸟!杜鹃科的鸟也有好多,如大杜鹃、中杜鹃、小杜鹃、四声杜鹃、八声杜鹃、鹰鹃等。其中大杜鹃(即布谷鸟)是相对最常见的,其他几种都不容易见到,而且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鸟。
才走了十米左右的路,就拍到两种新鸟,初步见识了这片魔术林的神奇,自然非常高兴。当然,我的主要目的还是找“猫”,因此继续缓缓前行,目光仔细搜索树上每一个疑似之处,哪怕是一个突出的树瘤。任何一种角鸮都具有极好的伪装色,羽色跟皱裂的树皮几乎一样,特别是当它们一动不动待在树上作假寐状的时候,几乎就像是一节枯枝,经常就在眼前也找不到。
北灰鹟(音同“翁”)、乌鹟、白腹蓝姬鹟、灰卷尾、红尾伯劳等迁徙的鸟儿在林中翩然飞行,可我无意多拍。甚至当寿带、蚁鴷(音同“列”,一种爱吃蚂蚁的啄木鸟)等平时一见就让人激动的鸟现身时,都没有心思多拍。忽然,前边草地上一只棕色的鸟飞了起来,它有着尖而长的嘴,是丘鹬!一种生性隐秘、很少有人拍清楚过的鸟。好多鸟人都看到了,好几人都试图找到它,但貌似都失败了。因为它的伪装色也非常好,当静伏在枯草丛时,几乎不可能发现它。等走近时,它早就先飞了。
魔术林为何会变魔术?
大家可能会问:魔术林会变魔术的秘密是什么?
打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如果说把鸟儿的迁徙比喻为一场大撤退,那么南汇海边的几个孤岛状的树林就相当于二战时的敦刻尔克(最大的不同是没有围堵的敌军)。各种各样的大量鸟儿从北往南迁徙,当飞到南汇的海堤时,再前方就是茫茫大海,即杭州湾入海口,想一口气飞过去,需要体力,也需要勇气。
因此,海边开阔地的几丛树林成了精疲力竭的鸟儿们最好的隐蔽地与觅食地,纷纷望林而投。它们少则待一两天,多则待五六天,再继续启程南迁。当然,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则可能多待几天。相反,如果天气晴好,北风助力,则一波又一波的鸟儿迅速来了又走。林子大小也有讲究,太大的话,鸟儿就分散,不容易拍;还是小一点的林子好,鸟类密集,更容易拍。
但很遗憾,尽管在1号林到4号林之间来回找了5个多小时,并且后来又拍到了白眉地鸫——又一种我原先没见过的鸟,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位“正主儿”,即哪怕是一只“猫”都没见到。当天下午1点,我们只好返程回海宁了,然后接上女儿再回宁波,是有点折腾。
当晚,听鸟友说,我们走后,有人在1号林拍到了东方角鸮。6日,又有消息传来,说见到了两只鹰鸮。说真的,我是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也曾冲动想再去一趟南汇,但终于还是没有去。
我遗憾,但并不难过。只要有这些林子在,只要周边的环境没有大的改变,年年都有机会拍到这些鸟儿。
在我印象中,“魔术林”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近10年前,即2008年前后,特指江苏如东县洋口镇海边的一片树林。在秋季迁徙期,洋口镇的魔术林的意义与南汇魔术林稍有不同,后者是鸟儿即将过海的港口,而前者是刚飞过海的桥头堡,不过总而言之,鸟儿都需要找一片林子藏身、休息、觅食。
可惜,由于如东沿海开发的加快,建起了化工区,当地的魔术林在几年后就失去了“魔力”,没法给鸟儿提供一个合适的庇护所。不仅是林鸟变少了,当地海涂上的水鸟也越来越少——这原本是一片在全球观鸟界鼎鼎有名的滩涂啊,因为在那里,前几年每年都可以见到不少属于“全球性极度濒危物种”的勺嘴鹬。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