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几天,在浙江台州玉环漩门湾湿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他们携带“长枪短炮”,目标一致,在这个候鸟北归、留鸟繁衍的季节里,共赴一场春季观鸟的盛会。
这场盛会,便是由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联合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于4月12日至4月14日举办的第一届漩门湾湿地观鸟大赛。
什么是观鸟比赛?观鸟比赛是参赛队伍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内,观察判断并统计记录区域内野生鸟种和数量的比赛,记录鸟种数量多且正确的队伍为胜。观鸟比赛从国外兴起,传入国内,后在各地逐渐风靡开来,在浙江,此前曾在杭州余杭北湖、丽水(莲都区、遂昌县、庆元县、龙泉市)等地举办过,在台州地区还是首次举办。
观测29小时,共记录鸟种215种
比赛准备期就有“意外之喜”
4月15日,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理事、本届漩门湾湿地观鸟大赛裁判组组长钱程告诉潮新闻记者,作为“东海观鸟季”活动的一个“重头戏”,比赛邀请通告发出后,吸引了来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参加。“远超了我们的预期,最终选出25支代表队98名鸟友参与比赛交流切磋。”
比赛共设置三个观鸟区域,覆盖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围垦区的滨海湿地、丘陵山地等多种生境,正式观鸟的时间为4月13日的上午6时至4月14日的上午11时,总计29个小时,最终根据记录有效的鸟类种类数量、准确度、珍稀程度等标准设立颁发若干奖项。
鸟赛区域范围示意图。 受访者供图
4月12日,在比赛开始前的筹备期,钱程和其他组委会成员在进行路况勘察和生境拍摄工作时,在围垦区的一片水塘发现了“意外之喜”,一种属于野鸭的棕颈鸭,它不仅是浙江省鸟类新记录,而且是中国除港台地区之外的首次发现。
据资料显示,棕颈鸭几乎仅分布于菲律宾,为当地留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全球易危(VU)物种。仅有极少量迷鸟记录出现于日本冲绳、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少数地区。后经组委会查阅资料,此次在玉环漩门湾的记录,是其纬度最北的一次观察记录。
棕颈鸭。 钱程/摄
很快,棕颈鸭现身的事被陆续抵达的各支参赛队伍获知,也点燃了他们观鸟的热情。
经过29小时紧锣密鼓的野外观察,参加此次比赛的所有观鸟爱好者们共记录到有效鸟种215种,其中包括台州市鸟类新记录——白喉斑秧鸡,玉环市鸟类新记录紫翅椋鸟、红喉姬鹟、铜蓝鹟,漩门湾区域的新记录黑颈䴙䴘、白腹蓝鹟、寿带、淡脚柳莺、小太平鸟、苇鹀等。比赛鸟种里,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黑脸琵鹭、黄胸鹀等,可谓是“收获颇丰”。
在钱程以及其他组委会成员眼中,举办这样的观鸟比赛,背后意义更为深远——既为爱好者们提供观鸟拍鸟平台,也能通过比赛作为纽带,带动更多人加入,了解鸟类,保护自然生态。
“这些年来,许许多多的地区新记录鸟种,都是出自观鸟爱好者,我们很多的研究线索也来源于鸟友们的分享,像这样的观鸟比赛,邀请这么多有观鸟和野外调查经验的人前来,就好比一次高强度的鸟类调查,可以帮助了解漩门湾地区这个时间节点的鸟类分布情况。”钱程坦言,这正是观鸟作为公民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所在。
省内外“高手云集”
观测到鸟种最多的队伍,队长还一度发生了“意外”
此次漩门湾湿地观鸟大赛可谓“高手云集”,来自宁波的一支代表队获得了优胜奖,共计观测到135种鸟类;来自丽水的代表队因记录到台州市鸟类新记录——白喉斑秧鸡,获得本次大赛的“至尊鸟种奖”,这也是当地记录到的最有价值鸟种。
陈波文是来自宁波的一名业余观鸟爱好者,2018年因一次鸟类保护主题的社团活动,成功“入坑”。观鸟将近6年来,他参加过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广西弄岗、云南香格里拉等地的观鸟赛,以及省内余杭北湖和丽水百山祖的观鸟赛,算得上的“鸟赛常客”。
陈波文团队在进行观测。 受访者供图
这一次来到漩门湾,是他第一次有机会系统地了解漩门湾的鸟类生境,为此,他邀请了另一名业余爱好者以及两名来自中科院亚林所的成员组成队伍,在赛前制定了详尽的观鸟路线:先看林鸟,再看水鸟。
“因为第一天的天气比较好,早上林鸟会比较活跃,再加上水鸟相对来说不会‘乱跑’,比较‘固定’。”陈波文介绍“观鸟策略”。
12日下午,陈波文小队一行人抵达漩门湾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色比较晚了,但是他们还是决定,进入湿地简单踩点观测一下。观测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就观测记录了40多种鸟,还包括了组委会成员发现的那一只最大的惊喜——棕颈鸭,都给团队的比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13日上午,陈波文还讲述了在观测过程中的小插曲:被蜱虫叮咬,到医院进行了紧急处理。尽管耽误了时间,一行人并没有慌了阵脚,最终完成了135种的优秀成绩。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