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BOCAT: 这个故事我在1990年代就已知道,但是当时没有接触鸟类或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一类人,

现在回头查了一下资料,特别是音乐还是很动人的。


朱哲琴 - 一个真实的故事.flac: 

https://url00.ctfile.com/f/44019500-1341758509-2b181a?p=7597  (访问密码: 7597)



娟子!”

“娟子!”

1987年9月17日晚七点的盐城海滩、芦苇荡到处都是呼喊声,他们在找“娟子”,娟子是当地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员。

1.jpg

就在这一天,娟子和同事在芦荡来回寻找一只“走丢”的白天鹅,从早上找到傍晚,迟迟没找到。

傍晚,白天鹅找到了,娟子却不见了。

同事们围着芦荡来回的呼喊、寻找,最终找到了娟子——她的遗体被同事打捞上来,为找到走丢的白天鹅,她不幸溺亡,年仅23岁。

2.jpg

一、爱鹤的姑娘

娟子本名徐秀娟,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驯鹤姑娘”。

1986年夏天,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的她,收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希望她到射阳滩涂工作。

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主要越冬地,与北方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从北方到南方,横跨几千公里,人尚且会觉得路途遥远,何况丹顶鹤?

丹顶鹤来回奔袭,其实也属于自然法则,印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过于徐秀娟来说,她想要打破自然法则,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彼时她并不知道这是一项世界级的科技难题,只是想将实现这一想法。

3.jpg

当她向家里人提出要去盐城自然保护区,家里人都不同意——并不是不支持她的工作,而是路途遥远,多有担心。

实际上,徐秀娟家本就是养鹤世家。

从小她就帮着父母喂养丹顶鹤,潜移默化中早就爱上丹顶鹤,17岁那年,她跟着父亲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做临时工。

每天负责喂鹤、养鹤、清扫鹤舍等,这些都是她从小就干的活,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她真的热爱丹顶鹤,才会全心全意喂养。

从小就和丹顶鹤打交道,再加上父母影响,她的养鹤技术堪称一绝,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

4.jpg

这放在整个养殖界也属于“炸裂”的存在,故而扎龙保护区因养鹤、驯鹤技术蜚声中外,她也被冠上“养鹤姑娘”的称号,颇受媒体关注。

虽说徐秀娟养鹤技术堪称一绝,可她也并未骄傲自大,相反选择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

家境贫寒的她,即便被免除了一半学费,生活依旧过得很紧张,甚至只能靠着吃馒头就咸菜度日。

算是为爱发电吗?或许只是纯粹的喜欢。

正是如此,她才会自费到高校进修,学习更多知识。大学学习相对枯燥、乏味,远没有喂养丹顶鹤舒坦,她依旧乐在其中,只因心中有一个梦:孵化更多丹顶鹤。

5.jpg

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徐秀娟生活上遇到过很多困难,最大的难题始终是“没钱”,第二学期连学费都交不上,更别谈生活、理想,无奈之下,她只能通过献血换一些钱补上学费,继续在学校学习。

而这些,徐秀娟的亲人们并不知道。

直到她去世后,翻阅其生前日记,才知道她曾为了学到更多知识、为在饲养丹顶鹤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付出如此之多。

原本两年的学习,因学费、生活费问题,被她压缩在一年半完成,即使这样,她的多门功课依旧为“优”,并自学了英语。

1986年5月,徐秀娟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

早就名声在外的“养鹤姑娘”一毕业,相关事业单位就找上门,包括扎龙自然保护区,其父母也希望她能留在扎龙,一来离家近,二来专业对口,况且她从小就跟着父母在扎龙长大,有一定熟悉度。

6.jpg

二、理想的丹顶鹤栖息地

徐秀娟是要留在扎龙的,在收到盐城自然保护区邀请之前。

当收到盐城自然保护区邀请之后,她有些动摇。两个保护区一南一北,丹顶鹤每年2月末到3月初将离开越冬地(盐城自然保护区)到达北方繁殖地,又于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飞往越冬地。

一年两度迁徙,有不少丹顶鹤死于途中。这是丹顶鹤既定的命运,不知何时就倒在前行的路上,了无痕迹。

生死寂灭,大道常理,可徐秀娟想打破自然规则,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

7.jpg

任何一项打破自然规则的结果,注定将成为瞩目的存在。而她并不是想功成名就,仅仅只是深爱着丹顶鹤,不想丹顶鹤死于奔袭的途中。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说服父母亲人独自一人踏上去盐城的火车,她还为保护区准备了一份礼物——三枚鹤蛋。

于她来说,三枚鹤蛋就是三只小鹤。

不过两千五百公里的路程,要想将三只鹤蛋孵出来并不是件容易事,即便是徐秀娟,临出发前也做足了准备——她准备了一个人造革包、暖水袋、脱脂棉、体温计等诸多工具,将三只鹤蛋放在人造革包里。

为保证温度、湿度不变,她全程基本没睡过好觉,时刻注意着温度变化。一路颠簸,三只鹤蛋却没受到丝毫影响。

8.jpg

兴许许多人并不清楚将三只鹤蛋孵化成三只小鹤的艰难,甚至徐秀娟都不觉得有什么艰难,只是深爱着这些生灵,期许让他们飞上蓝天。正是这份热爱,才有了三只鹤蛋百分百孵化成功的奇迹。

确实称得上奇迹,因为两千五百公里仅仅只是开始。

几经周折,她带着三枚鹤蛋从北到南,横跨两千五百公里抵达盐城自然保护区,引入眼帘一片荒凉。

不,鹤场也有建筑物——一个废弃的哨所。

哨所分上下两层,每层还不足6平米。用人迹罕至、荒无人烟并不足以形容保护区的荒凉,条件比徐秀娟想象中恶劣。

9.jpg

要想在这里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似乎有些痴人说梦,没有先进的设备、能入眼的建筑,甚至就连专业人员也少得可怜。要知道哪怕美国最先进(1986年)的孵化器,孵化率也并未达到百分之一百。

这里的确不是人类向往的繁华之都,没有灯红酒绿、高楼大厦,有的只是海风呼啸,鸟鸣兽啼,耐不住寂寞的人肯定待不下去。

徐秀娟不过二十余岁,大好青春就赌在这一事业上?她没有退缩,既然没有先进设备、好的建筑,那就自己“造设备”。

所谓的“设备”,也就是农村土炕。

土炕堆砌好之后,她小心翼翼的将三枚鹤蛋放在土炕上。一如之前,她几乎不眠不休的照顾着三枚鹤蛋。

10.jpg

要想在低纬度越冬区孵化成功鹤蛋,那几乎是开创性。若是能成功,不仅解决了一大难题,兴许真能实现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的梦想。

从北到南两千五百公里,再在保护区安家,前前后后近三个月时间,被精心呵护的小鹤终于破壳而出。

蛋壳一点点破碎,小鹤逐渐呼吸到外界的新鲜空气,一切都那么美好,让徐秀娟高兴地不能自已。

那瞬间,她不仅仅是一名饲养员,更是生命的缔造者。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她赋予了小鹤生命,是小鹤另一种意义上的“母亲”。正是这层关系,她愈发喜爱丹顶鹤,而孵化出来的小鹤亦与之亲近。


11.jpg

在她的驯化下,小鹤甚至能听人指挥跳舞、飞翔。当她指挥小鹤来回飞翔、肆意成长,勾勒出一出人与自然的画卷。

“养鹤姑娘”裴声中外,可她并不在意名利。

若是按照已有趋势发展下去,她或许真能在盐城建立一个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毕竟最难的低纬度越冬区孵化一事都被解决,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她?就在她为心爱事业努力之际,意外发生了。

12.jpg

三、肉体会灭亡,精神终将永存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内蒙古带回两只白天鹅。

白天鹅是她送给保护区的第二份礼物,也是慰藉她千疮百孔内心的良药。半年内,保护区丹顶鹤相继触网死去,从外地运回来的动物或死亡、或失踪,这让她感到无助、痛苦,将动物视为朋友、亲人的她,更加不顾一切的照顾着保护区的动物们。

然而带回来的两只白天鹅病了,其中一只便血、拉痢,奄奄一息。她如同孵化小鹤一样照顾着白天鹅,可惜白天鹅不能说话,不然一定会说尽感激的话。

徐秀娟辛苦照顾下,白天鹅病情一日日好转,可她却因为操劳过度病倒了。偏偏这时候最后一只丹顶鹤(另外两只触网死亡)因误食危在旦夕,她强撑着身体坚持照顾,希望丹顶鹤能活下来。

13.jpg

三只孵化的小鹤死的死、病的病,可想她内心的痛苦。

她是“母亲”、是“姐姐”、是“朋友”,和丹顶鹤朝夕相处,如今又亲眼看着蛋壳中获得新生的丹顶鹤一个接一个死亡。

那种心情不难理解,却很难共鸣,唯只有徐秀娟本人才能体会。即便不分昼夜的照顾,她带来的最后一只丹顶鹤也不幸死亡。

接踵而至的打击,并未击垮她,相反让她斗志更加昂扬,决心将青春和热血洒在这条异常崎岖的道路上,并为之奋斗终生。

终生又有多长?是23岁的定格。

14.jpg

1987年9月15日,带回来的两只白天鹅走丢了。接连承受丹顶鹤死亡打击的徐秀娟,不顾一切四处寻找。

从早找到晚,从芦荡、沼泽找到海滩,原本熟悉的一切变得愈发陌生,不大的保护区变得浩瀚,直到晚上才找到其中一只白天鹅。

不停的寻找,第二只白天鹅仿佛消失了一般。

“黎明!”

“黎明!”

徐秀娟不停地呼唤,连续两天几乎没吃没喝,为找到白天鹅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她不愿再经历一遍失去白天鹅的痛苦,内心始终憋着一股气——一定要找到,一定!

第二天下午,西边传来白天鹅的叫声。

顾不得那么多,徐秀娟又出了门,出门便再也没能走回来。寻找白天鹅心切的她,决定游过复堆河,到河那边的芦苇荡找一找。

四个小时后,白天鹅找到了,徐秀娟不见了。

“娟子!”

“娟子!”

1987年9月17日晚七点的盐城海滩、芦苇荡到处都是呼喊声,却始终没有等来回应,最终她的遗体被打捞上来。

为找到白天鹅,徐秀娟走了,年仅23岁。

15.jpg

“养鹤姑娘”没能继续为心爱事业奋斗终生,将23岁的青春年华留在了盐城自然保护区,成为了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环境保卫战士!

徐秀娟走了,她的弟弟徐建峰接过姐姐的接力棒,奋斗在养鹤第一线。在徐建峰看来,姐姐未完成的事业当由他来完成。

此后经年,他一如姐姐一样,扎进丹顶鹤的世界。

姐弟俩对丹顶鹤都爱的深沉,却同样经历了一样的悲剧——2014年,徐建峰在看护丹顶鹤群的途中,因劳累过度驾驶摩托车掉入水沟,不幸逝世。

16.jpg
徐建峰

一家人都在养鹤这项事业上奋斗,徐秀娟、徐建峰的父母奋斗一生,徐秀娟、徐建峰两个人却为此付出生命,代价是惨重的,却让人看到了他们的坚持、感受到那份源自于内心最深沉的热爱。

命运的齿轮在此戛然而止?并没有,依旧有后来人继承前人遗志——徐卓,徐建峰的女儿。姑姑徐秀娟逝世那一年,徐卓不过是个不记事的小姑娘,后来听着姑姑的故事长大,然后爸爸也因同样的原因意外逝世。

徐卓决定转学到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继承姑姑、爸爸的遗志。从林业大学毕业后,她一头扎进扎龙保护区,做起了丹顶鹤的守护者。

17.jpg

从姑姑和爸爸手里接过保护丹顶鹤火炬的她,继续着人类和丹顶鹤的约定,延续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愫。

如同当年徐秀娟一样,徐卓也下定决心要将终生奉献给养鹤事业,不单单是因为老一辈原因,更因为那份深沉的热爱。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376660433559796&wfr=spider&for=pc




一个真实的故事 - 朱哲琴演唱歌曲

《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是朱哲琴原唱的歌曲,由陈雷和陈哲作词,解承强作曲,收录于1990年发行的音乐专辑《中国新音乐系列之二:翻天覆地》。

1990年,朱哲琴凭该曲获得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亚军。

《一个真实的故事》是音乐人解承强为朱哲琴度身定做的歌曲。该曲讲述了徐秀娟为了保护丹顶鹤,献出生命的故事  。

1986年,徐秀娟受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前往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徐秀娟带去了3只丹顶鹤的蛋,并用她的体温孵育出3只小丹顶鹤。

1987年6月,徐秀娟从扎龙自然保护区带了两只丹顶鹤赶往盐城。当时,这两只丹顶鹤没有按时归巢,徐秀娟便外出寻找,最终在沼泽地遇难

为了纪念她,解承强将她的故事谱成了该曲  。朱哲琴很爱该曲,在录唱时多次落泪  。



其它我认为同鸟相关的音乐,下面的链接可以下载:

“歪解”流行歌里的小鸟们...

https://ningbocat.com/post/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