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问题,很搞笑。


说为什么一提到洲际导弹都是挂核导弹?为什么不装常规弹头?
看过电影《满江红》吧,主角们历尽磨难拼了老命冲到秦桧面前,却不是为了杀他,而让他背了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
你是什么感觉?
洲际导弹,它的灵魂就在于头顶的核弹头!
洲际导弹+核弹头组合才是大国重器,镇山之宝,关键时刻亮出来敌人就会心惊胆战。
另外这次试射我们通知了美帝,原因一是避免出现军事误判;二是自信,告诉你又怎么样?我们有能力保证试射成功。
就像通知了对方也猜不到什么型号,瞎蒙说是东风-41,因为东风-41是我们公开的最先进洲际导弹,结果是“东风-31AG”。
另外没通知日本,还不高兴,这更可笑。
我家装修,顶多给邻居打声招呼,至于邻居家的狗还有必要通知嘛?
言归正传,现在我们挺起了腰板,但新中国在长达几十年里都在忍辱负重,砥砺前行。
所以很有必要先说说,我们的洲际导弹之路其实-----
异常坎坷
中国虽然60年代就造出了核弹,但面临的尴尬是,有弹无枪。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的核弹大部分用轰炸机投。
因为核弹没实现小型化,几吨重。加上当时我们的轰炸机是轰5,属于战术轰炸平台,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扛这么重的核弹飞到美苏领空上轰炸几乎不可能。
轰炸机不行就造洲际导弹。
最开始造的是东风1导弹。东风1的出世,意味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发导弹能力。但用的是液体燃料,单级火箭发动机,关键射程只有600公里,别说美国,连日本也够不着......
60年代初,中国试射东风2导弹成功。
东风2是在东风1基础上改进的导弹,射程增加到1200公里,还不行。
直到1980年,因现在东风31AG火起来的“东风-5”,首次向南太平洋全射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才勉强具备了“洲际战略打击能力”。
但东风-5也是发射井发射,二级液体推进,威慑手段依旧不尽人意。
为了更直观,我先用当时另一种发射方式来描述。



就是这种水平。
要先固定发射架,提前几个小时把导弹拉出来安到架子上,然后注入液体燃料,再开火发射。
如果爆发战争,等你这一套流程下来,早被对手打击了好几轮了。
后来我们把导弹安到固定井里,相对“隐蔽了一些”。但发射前也得花几个小时注入液体燃料,固定发射井也会被对手提前锁定,实际威慑效果可想而知。
也就是说,那时候核弹是有了,没法主动打击别人。
只有当强敌入侵的时候,扔在自己国土上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这种悲壮方式来实现象征意义上的威慑。
到了八十年代后,中国核弹才完成小型化。
小型化就是把核弹的重量做到几百公斤,可以装在导弹上射过去。
不过等到大规模生产和磨合,又七八年下去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东风21可以装小型化的核弹头了。



风21D反舰导弹
东风21机动+固体燃料+小型化核弹,就是装在卡车上四处跑,对手无法侦查定位,自然也就没法提前打击了。固体燃料就是随时可以停下来,竖起导弹就能发射,省掉了注入液体燃料的步骤。
加上东风21属于中程导弹能扔到日韩这一带。也就是说到九十年代中期,我们才算真正实现了有枪有弹,用比较靠谱的手段把核弹扔出去。
2006年,车载、固体燃料、射程8000公里的东风31服役,终于能把小型核弹扔到美国西部了。之后又研制了东风-31A,射程达到11000公里,能干到美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了。
随着2018年东风31改和东风41成熟,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可靠的核威慑,到现在其实没几年。
一个问题------
那之前咋办?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大三线”这个字眼。
其实“大三线”不是行政区,是工业布局,更是中国的大后方
中国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工业也主要分布在这里。而西部大多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曾叫嚣三个月占领全中国。然而直到鬼子战败,它占领的区域也只局限于东部部分地区。
所以,中国能打持久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大西部的存在。
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更牛逼,在关系紧张时都叫嚣着用原子弹对付中国。
为此,教员提出了“三线建设”的设想。



1964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教员明确提出:


  • 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工业布局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


简单说就是,我们要在第三线布置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就算发生大规模战争,东部工业全部被摧毁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第三线源源不断的生产武器,保证国家不沦陷、民族不灭亡。
在这个基础上,七十年代初教员又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原则。除了不称霸是外交方针外,前两项实际上就是在为遭核打击做准备。
可能有人会觉得小题大做和杞人忧天,真这样想就错了。
举个例子,19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