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沙鸡 滚白糖芝麻的糯米饭团。擂,滚;喻其状如在沙地里打过流的鸡。又称“擂沙麻团”。例:“啥辰光做点擂沙鸡吃吃”。
灰汁团 用灰汁水做的糯米粉团子。将纯净的红稻草烧成灰,以清水过滤得到灰汁,将灰汁浸泡的糯米水磨成粉做团子,加糖,蒸熟成半透明有碱香和薄荷味的团子,是宁波特色小吃之一。又比喻皮肤黝黑的人,例:“爹娘倒白净,儿子怎么象灰汁团?”
糯米绞 一种油炸的糯米制品。以水磨糯米粉拉成三寸长一寸阔的条子,绞成小旋,油炸后滚上糖霜。冷吃最有特色。绞,取其形状。谚语:“白糖糯米绞,小孩吃了打虎跳”。
香瓜子 葵花子。香,以其吃时有香气。例:“香瓜子嗑嗑其”。又有一种香瓜的籽,不能吃。
六谷胖 玉米花。六谷,玉米,与五谷同类而不入五谷,只能列为第六谷,故名。胖,膨化以后形状发胖。例:“门口在爆六谷胖”。
冻米胖 爆米花。冻米,以爆米花常以贻糖浆制成米花糖,状如冻故名。又称“冻米大王”。
咸下饭 咸海味的泛称。下饭,小菜,以其能下饭而名。例:“宁波人吃饭,一碗咸下饭是省勿来的”。
地作货 自栽的蔬菜。地作,种地;货,物品。例:“一眼(点)地作货算勿来好东西”。有时土产也称地作货。
听头货 食品罐头。听,罐头的数量单位。货,物品。童谣:“苏联老大哥,下饭听头货”。
冷饭娘 煮饭时掺入的陈饭。娘,母本,相当于“酒娘”的“娘”。民间在烧饭时多加陈饭,煮成的饭松软量多。例:“剩眼(点)做做冷饭娘”。
乌郎鲞 河豚鱼干。又称“乌老鸦鲞”,以其色黑如乌鸦得名。乌,黑;郎,“老鸦”的合音,“鸦”白读“哑”;鲞,鱼干。例:“乌郎鲞烤烤肉,味道交关好”。
油汆桧 油条。氽,音“石”,水煮或油炸;桧,秦桧。民间以为油条取意为油炸秦桧。例:“排队买油氽桧”。
糟鲳鱼 用酒糟腌制的鲳鱼。鲳,音“车”。因鲳鱼骨重量轻,又比喻不自重的人,例:“你这人,领导随口表扬一声,骨头就象糟鲳鱼介了”。
明府鲞 墨鱼干。宁波明代五大贡品之一。宁波旧称明州府而得名。例:“晒两爿明府鲞送送人”。
苋菜管 苋菜杆。农家菜。苋,音“喊”。管,苋菜菜杆的皮厚而不能食,只吃内心,留下的皮成为一个圆筒,如管子。例:“没啥下饭,只有一碗苋菜管”。
盐茄糊 茄子的腌制品。农家菜。盐,用盐腌制;糊,因用熟茄子制作,放久了成为糊状。童谣:“苋菜管,盐茄糊,肚皮吃得胀鼓鼓”。
腌笃鲜 腌肉与鲜肉合烧的菜。笃,文火慢煮,因有“笃笃”的响声而得名。有时咸肉和新鲜蔬菜如冬瓜、笋合烧,也称腌笃鲜。例:“上海人交关欢喜吃腌笃鲜”。
油簪子 麻花。簪子,其形如簪。例:“买两根油簪子吃吃”。
龙头烤 咸虾潺干。以其头如龙首得名。烤,鱼干。例:“咸辣辣龙头烤,过饭交关(非常)煞”。
枫树叶 一种小鲳鱼。因其大小和形体很象枫叶而得名。例:“这两根枫树叶倒蛮新鲜”。
芋艿蓊 芋艿杆晒成的干。又称“芋艿蓊瘪”。 蓊,芋艿杆。也可用盐腌制或发酵成“臭芋艿蓊”,稻区农村的长年菜。例:“芋艿蓊过过,饭会吃三碗”。
夜开花 蒲瓜。因在夜间开花而得名。又比喻夜里过分开心活泼,结果磕破了头。例:“当心夜开花”。
饭凝汤 煮饭时未干的米汤。又称“饭镬凝汤”。民间以为此物补身体。例:“饭凝汤喝的(下去),莫给其浪费”。
粥饮汤 煮成如米汤的薄粥。例:“我这条性命靠粥饮汤吊着”。
利市肉 猪头肉。肉贩为讨口彩,称猪头为“利市头”。例:“买半斤利市面上肉过老酒”。
肚下白 鸡的胸肌肉。位于肚下位置,色白。童谣:“鸦雀雀,肚下白,三块鸡肉请老伯”。例:“这块肚下白给你爷爷吃”。又称“鸡下白”。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