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岳:潜伏毛主席身边,皖南事变凶手,晚年回大陆感谢不杀之恩
据各方史料分析,沈之岳曾泄露过新四军的重要情报,使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受到极为惨重的损失,所以他也是“皖南事变”的凶手之一。对岸情报部门出版过一本《戴雨农先生全集》其中提到国军成功发动皖南事变的原因:
其军事密谋外泄,也正是沈之岳预先布置在新四军内部的秘密组织所发生的作用。
沈之岳大概在1941年冬才返回重庆,因为由他推荐的一个工作人员身份暴露。在戴笠的引荐下,他获得了老蒋的召见,并担任军统局第一处科长。又于1943年担任军统局东南特侦站站长,兼任忠义救国军淞沪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这个兼职是个公开职务,他的身份也随之曝光。这时我党才将他除名,并视之为叛徒。解放前夕,沈醉在云南被迫起义,供述了一些军统的情况。那时大家才知道,沈之岳连叛徒也称不上,一开始就在为军统工作。扔掉叛徒身份,几乎又救了他一命。
老蒋败退到对岸时,戴笠已经死于坠机,失去庇护的沈之岳只能靠自己实力往上爬。当时他担任保密局“苏浙情报站”站长,驻舟山。在两岸军事对峙状态下,他竟然能派人潜入老蒋故乡,将蒋氏祖坟等地拍照后交给老蒋。老蒋看到祖坟完好无损,非常高兴。
考虑到接班问题,小蒋也需要拉拢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沈之岳曾协助小蒋办理培养特务干部的石牌训练班,也因此获得小蒋的信赖,在他提拔下,沈后来担任过“调查局”局长。
1963年,沈之岳潜入澳门建立特务系统。据王芳回忆,当时高层曾打算将其抓捕回大陆,给蒋氏父子一点颜色看看。但最终考虑到影响没有实施,而是让葡澳当局抓捕了几个小特务,将沈之岳遣返。沈回去后一度被撤职,在小将的保护下才复出。
也许有读者会问,对于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当时为什么会放过他?其实,纵观我党历史对于敌人,向来大度,尽量感化。而对于叛徒,则从不心慈手软,沈既不是叛徒,也就没有非抓不可的必要了。
1990年,沈之岳患上了前列腺癌,经过三年的治疗,不仅没有好转,还转移扩散至肺部。也许是对当地的医疗彻底失望,在妻子的劝说下,他打算到北京寻访名医。
时间最终冲淡了历史的阴霾,大家放下了过去仇恨,着眼于更广阔的未来。大陆的态度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对沈的访问自然是欢迎的。他在北京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可见招待水平之高。据说还受到高层接见,其中就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
此次看病恐怕只是目的之一。作为一个身患癌症三年的高龄老人,沈之岳恐怕很清楚自己时日无多。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他这个少小离家的“异乡客”,是难以抵挡住对故乡、故人的思念的。回故乡一探,这是多少对岸人余生的夙愿,可惜很多人未能等到那一天。
沈之岳的大陆之行,被一些人过度渲染,称其为“双面间谍”。甚至借用张爱萍之口,称赞其“文武全才,治国有方,一事二主,两边无伤。”这显然是对沈之岳的美化,逼得李幼兰老人(张爱萍将军之妻)出来发声明还原当天见面的场景。
张爱萍夫妇与沈之岳夫妇并不认识,只是受有关方面安排与其见面。见面后沈之岳称是来感谢不杀之恩的。原来1955年,我军发起解放大陈岛战役时,张爱萍是战役总指挥,而沈之岳随小蒋恰在岛上驻防。当时海空已被我封锁,初战即收复一江山岛,沈、蒋二人在劫难逃。
后来对岸请美国通过苏联提出暂停攻击,由美军派军舰将岛上军民撤走,大陈列岛所辖16个岛屿则交给我方。为避免伤及平民,我方同意了这个方案,也就相当于放了沈之岳一条生路。对此,张爱萍也调侃地说:“那你要感谢毛主席,要是我,就不会放过你。”
沈之岳并不是什么“双面间谍”,而是实打实的军统特务,这点从王芳的相关回忆中不难看出来。王芳曾长期从事情报工作,还担任过公安部长,相关内情恐怕没人比他更清楚。王芳回忆录出版的时间是2006年,当时沈之岳已经作古,也没有什么好为他避讳的。
还有另外的事实可以佐证。我方曾有一位叫朱枫的女特工潜入对岸,暴露后躲入舟山,就是在沈之岳地毯式的搜索下把她找出来的。朱枫也因此牺牲。包括1963年的澳门事件,如果不是我方及时防范,恐怕会闹出很严重的后果。这一切都说明,沈之岳并不是“自己人”。
但对于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我们仍然表示欢迎,这说明过去的恩怨已成历史,我们有着极为宽容的心态,去感化敌人。我们是讲政策的,不会干以血还血的事情。这种宽容不止是对沈之岳一人,也是对一切迷途知返的人。
这种宽容更是一种胜利者的心态,纵观历史,只有失败者才会记仇复仇。但宽容归宽容,真相却不能模糊。借用一句李幼兰老人的话结尾:“前人已经作古,但历史就是历史,不能编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