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8-01/05/content_1090821.htm?div=-1

1.jpg

中华蟾蜍

2.jpg

中华蟾蜍的卵带

3.jpg

刚出蛰的中华蟾蜍

4.jpg

中华蟾蜍抱对。

    有一种常见动物,在不同的语境中,居然可以分别代表丑陋与美丽、肮脏与清亮、卑贱与富贵……这是什么呢?


    或许有的人已经猜出来了,对,就是蟾蜍,俗称“癞蛤蟆”。俗话所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通常是嘲讽丑陋卑贱之人竟妄想娶“白富美”为妻;相映成趣的是,在古代,蟾蜍又可代指月亮。在科举时代,成语“蟾宫折桂”是指高中进士,富贵在望。蟾宫者,月宫也。


    蟾蜍的奇特之处还不在于此。一月,正值数九寒冬,但对很多蟾蜍来说,却是爱的季节,仿佛春天已经提前来了。


    燕婉之求得此蛤蟆


    先来看看蟾蜍自古以来所负之恶名。《诗经·邶风·新台》是一首著名的讽刺诗,全诗如下: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这首诗的用意,是挖苦卫宣公这个荒唐的国君。他为儿子聘齐女为妻,后来知道新娘子是个大美人,竟改变主意,在黄河边上筑新台,把新娘截留下来,霸为己有。诗的大意是:雄伟的新台矗立黄河岸边,河水滔滔奔流而去。本想嫁个温柔美少年,谁知被丑恶如癞蛤蟆的糟老头霸占了。


    尽管对诗意的基本理解无甚差别,但古今学者对诗中名词具体含义的理解还是有所不同。宋代大儒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籧篨本竹席之名”,(卷起来后)“其状如人之臃肿而不能俯者”;而“戚施”是指“不能仰”,两者均为“丑疾”也。按照现代说法,“籧篨”即“鸡胸病”患者,而“戚施”乃是驼背,都是貌丑之人。另,古代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戚施”是蟾蜍的别名。


    朱熹认为,“鸿,雁之大者”。近代学者马持盈在其《诗经今注今译》中认为,“鱼网之设,鸿则离(离,同罹,陷入也)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把这两句诗译成大白话就是,飞鸿不幸落罗网,就像美少女被癞蛤蟆强占。按照此解,或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说法最早就来源于此。


    不过,余冠英、程俊英、周振甫等不少现代研究《诗经》的名家认为,籧篨、鸿与戚施,均是指癞蛤蟆。上述学者都采纳了闻一多《诗经通义》中的说法,即认为鸿是“蠪”的假借字。蠪(音同“龙”)即苦蠪,也是蟾蜍的民间俗称之一。


    玉蟾金蟾,吉祥如意


    不过,就像本文开头所说的,蟾蜍还有表示美好的一面,并被赋予了种种借指月亮的美称:玉蟾、冰蟾、蟾轮、蟾钩、蟾宫、蟾窟等。相关的古诗文不胜枚举: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唐·李白《雨后望月》)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唐·杜甫《月》)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 明·汤显祖《牡丹亭》)


    那么,丑陋的癞蛤蟆又为何摇身一变,成为冰清玉洁的月亮女神?这个也是说来话长。我梳理了一下各种说法,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月球环形山的部分阴影状如蟾蜍,引古人遐想,遂附会为传说;二,与上古母系社会的生殖崇拜有关——因为蟾蜍产卵极多,生殖能力极强,而月亮为阴,也是女性的象征。到后来,嫦娥与蟾蜍竟能互相“变身”了。如西汉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在古人眼里,蟾蜍不仅是作为月亮代称的玉蟾,还是可致富的金蟾。金蟾,又称三足金蟾,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与此有关的民间传说非常多,如“刘海戏金蟾”等。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喜欢在室内摆放金蟾,寓招财进宝之意。


    “蛤蚆癞施”会“喷火”


    那么,现实中的蟾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呢?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其实对它们并不十分了解。蟾蜍,规范的中文名其实相当“霸气”,叫中华蟾蜍。由于体形较大,也叫中华大蟾蜍,在国内广布。它们白天不活跃,通常潜伏在土穴、石缝或草丛中,黄昏后出来觅食。我去四明山里拍蛙的时候,确实发现了白天难得见到的蟾蜍,而入夜后,溪边的蟾蜍数量明显增多。


    有趣的是,从宁波话对蟾蜍的称谓,就可以了解其特性。宁波人对蛙类有一个统称,其读音为“癞施”,而“癞蛤蚆”、“蛤蚆癞施”或“喷火癞施”则特指癞蛤蟆。“癞蛤蚆”的意思,是说其皮肤粗糙。多数蛙类皮肤很薄,必须保持湿润才能生存,因此必须在水里或离水源很近的地方生活,而中华蟾蜍的皮肤粗厚,因此其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一般来说,除冬眠与繁殖期会在水中外,蟾蜍通常在阴湿的陆地上生活,并不入水。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夏天时我在日湖公园内的小型湿地中看到,晚上有很多蟾蜍蹲守在睡莲叶面上,一受惊就跳入水中,潜入水下游走。


    至于称之为“喷火癞施”,实际上是指蟾蜍的耳后具有毒腺,在受惊扰时可以分泌出有毒黏液,接触后会对人的皮肤、眼睛、口腔等造成明显刺激,像是灼伤感。这种毒液名叫“蟾酥”,可以制药。小时候在乡下,大人常会警告我们小孩子:不要去抓癞蛤蟆,小心它喷毒弄瞎眼睛!


    近几年在拍两栖动物的时候,我有时也会童心大发,试图拿小树枝等物“挑逗”一下蟾蜍,结果从未见到它喷射毒液,通常那家伙会尽快逃走,但也有少数强悍者,会用四肢将自己高高撑起,使自己变得高大,以示警告。


    腊月“结婚”,两栖勇者


    最令我惊奇的是蟾蜍的繁殖习性。严格来说,中华蟾蜍应该只有“秋眠”而没有冬眠。在宁波,9月、10月以后,它们就慢慢消失了,在水中或松软的泥沙中蛰伏了起来。到了最冷的一二月份,它们反而出蛰了,为的是举办“婚礼”。这是一种不惧寒冷的强悍的两栖动物。


    有一年的1月8日,在四明山的一个池塘旁,我看到水草间有一只黄色的雄蟾紧紧抱着一只黑色的雌蟾——这便是蛙类的“抱对”繁殖行为,它们是体外受精的。我还同时看到了其他蟾蜍已经产下的卵:这些卵不是圆圆的一团,而是成行排列于透明的管状卵带内。捞起卵带来一看,那宛如一串极长的黑珍珠项链。2月,同一个池塘旁,在树底下的落叶层里,五六只蟾蜍滚雪球一般“扭斗”成一团——原来是多只雄蟾在争抢一只雌蟾。


    专业书籍上说,一对蟾蜍可以产下2700-8000枚卵。到了3月,池塘里便到处都是小蝌蚪,黑压压的一大片。小朋友在早春捞到的黑色小蝌蚪,基本都是癞蛤蟆的蝌蚪。不过,这么多蝌蚪,最终能存活下来、变态为成体的,实在是寥寥无几。因此,有人开玩笑说,真的应该向每一只活下来的癞蛤蟆致敬,因为它绝对是适应严酷环境、战胜了无数艰难的强者。


    蟾蜍的强悍不止于此。蟾蜍通常以昆虫、蚯蚓、蜗牛等为食,但有时竟会吃蛇,我在专业图鉴上见到过蟾蜍吞蛇的照片。另外,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提到欧阳锋练习蛤蟆功,变得无人能敌,没想到,我在现实中还真见识过蟾蜍的“蛤蟆功”。今年6月的一个晚上,在日湖公园,一条赤链蛇试图从头部开始吞下一只蟾蜍,谁知蟾蜍“运功”将自己鼓胀起来,导致蛇用了几个小时都没法将到嘴的猎物吞下,最后只好放弃。


    讲完了关于癞蛤蟆的复杂的“传奇”故事,我得再感慨一句:别说不能“以貌取人”,连“以貌取蛙”都不行呢!


    张海华  文/摄  张可航  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