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6-01/13/content_927686.htm?div=-1

1.jpg

 短尾鸦雀长得很萌

2.jpg

  棕头鸦雀

3.jpg

  短尾鸦雀

  觅食时像在

  做“引体向上”

4.jpg

  短尾鸦雀

  喜欢生活

  在竹林中

5.jpg

  灰头鸦雀

6.jpg

  短尾鸦雀在竹林中飞行

  ◎张海华


  


  近10年来,我所拍到过的野生鸟类已超过400种,能让我心跳加速的鸟儿并不多。唯有一种鸟,尽管已见过好多次,但每次相遇,依旧让我激动不已。


  这不仅是因为它可爱,更因为它的神秘。它总是显得若即若离,使人心痒难搔,欲罢不能。


  它,就是鼎鼎大名的“短尾鸦雀”,是我第一个在省内拍到的浙江鸟类新纪录。


  初邂逅


  2008年3月1日,我和LC来到鄞州区鄞江镇西南数公里处的四明山一处山脚找鸟。因为LC说,那个小山沟里有个养鸡场,以前常听说有猛禽来逮鸡吃。因此,无处拍鸟的我们想去那里找找猛禽。


  那天上午,猛禽始终没见影。不过既然来了,就不妨再看看别的。于是我们就沿着山路一路慢慢晃了上去。忽然,从路边灌木丛里传来一阵轻微、细碎而热闹的“啾啾”声,仔细一看,是一群体色偏棕红的小鸟,其体形比麻雀还小很多。“这是什么鸟?”LC说。棕头鸦雀?红头长尾山雀?好像都不是!这些小家伙太活跃了,尽管当时它们在我们眼前逗留了好几分钟,但总是在阴暗的竹丛中跳来跳去,看都看不清楚,别说拍了。


  后来,一只鸟儿给了我一两秒钟的时间,我抓住机会连拍了五六张照片,其中只有两张比较清晰。LC的镜头居然一时对不上焦,因此没拍到。


  当晚,通过翻看专业鸟类图鉴《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觉得这鸟很像短尾鸦雀,但手册上并没说在浙江有这种鸟的分布。


  随后,我把疑似短尾鸦雀的照片上传到了浙江野鸟会网站上,向高手求教。很快,时任野鸟会会长的陈水华博士回复说:“祝贺祝贺,非常重要的记录!”他还说,在浙江,短尾鸦雀以前只是在天目山有过观鸟记录,但没有照片验证,因此还不能真正算浙江鸟类新纪录,这次在宁波拍到了,就可以说是确证无疑了。


  再相逢


  我好像被注射了一剂强有力的兴奋剂,接下来一段时间,一有空就去那儿找,但奇怪的是,找了整整一个月,都没见任何踪影。


  直到4月2日,神奇的时刻终于来临。


  那天早晨,我又出发去老地方。一路上,边开车边念念有词:老天保佑,今天一定会拍到的!一定一定!


  然而,找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没见鸟影。上午10点半,按照往常规律,这个时间段已很少找得到鸟了,因此我垂头丧气下了山。都已经打开车门,准备打道回府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像是得了什么感应,突然决定再上山找一次!


  于是,我又背着器材爬到了半山腰,走进了一片矮小的竹丛,啊,我的天!那一瞬间,我像被电流击中一般完全呆住了:短尾鸦雀!很多短尾鸦雀!起码有20只,都在竹丛上欢叫乱跳呢!


  心在狂跳,手也抖了,举起镜头先狂按了几张。忽然又想到这么重要的鸟种,不应该只用JPG格式记录,也应该用RAW无损格式拍一些。于是手忙脚乱在相机菜单上设置RAW,可没拍一会儿,2G的CF卡就开始容量告警!于是又心慌意乱地想改回JPG格式,自以为改好了,谁知实际上并没有改回来,因此接下来就几乎无法拍摄,只好删掉几张片子再拍。


  但一会儿工夫,活泼的短尾鸦雀就飞到其他地方觅食了。在下山路上,我有幸再次遇见了它们。


  我曾跟很多人说起上述拍摄过程,有位女士掩口笑道:


  “就算当年骤见暗恋的女孩,那心情也不过如此吧!”


  哈哈,诚然!


  长相守


  但是,自那以后,在3年内我和鸟友们去过那里N次,竟再也没有见到过这神秘的小鸟……


  直到2011年2月,短尾鸦雀才重现四明山,但地点换了。那年春节期间,鸟友“余余小站”在鄞州横街镇的一个小山村发现了成群的短尾鸦雀。更让人开心的是,在这个地方,它们的出现概率比较高,宁波鸟人们去了几次之后,基本上都拍到了。


  一年后的早春,在余姚大隐镇的山中,鸟友老竹也发现了短尾鸦雀种群。通过众多观鸟爱好者的努力,从2011年迄今,宁波已有近10处地方发现过这种珍稀鸟类的踪影,不过大多数地方都只是偶尔观测到,相对稳定的点只有一两个。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这样描述这种属于“全球性易危”物种的鸟儿:“对其分布范围知之甚少……不常见于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在湖南南部(莽山)有记录,因而在中国南部的其他丘陵地区也应该有分布。”近几年,在浙江临安、江西婺源及安徽等地的局部地方也发现了它们。


  据我所知,就其分布地而言,宁波应该是国内已知发现短尾鸦雀最多的地方了。因此,宁波鸟人是很幸福的,国内很多观鸟、拍鸟爱好者都表示很眼红呢!


  半遮面


  不过,到目前为止,大家对于短尾鸦雀的了解都还非常少。


  2012年9月2日清晨,我独自走进余姚鹿亭乡的四明山深处拍昆虫,忽然发现自己被大群短尾鸦雀包围,顿时惊喜莫名。可惜我没携带长焦镜头,因此难以拍摄,但近半小时的近距离观赏也是一件乐事。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迄今唯一一次在夏季见到它们。此前,我和本地鸟友们几乎都是在隆冬或早春看到它们,都是在山脚的小竹林中;最晚的一次是4月底,但发现地的海拔已有400多米。


  因此,我们推测,它们是垂直迁徙的,即在冬季高山上缺乏食物时结群下山觅食,然后在天气回暖时再返回山上去繁殖。它们似乎偏爱低矮的小竹林,小家伙们总是成群结队,用又短又厚的嘴啃咬细竹枝,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以找出里面的虫子、虫卵之类的东西。它们圆头圆脑,脖子下仿佛有着黑黑的胡须,吃东西时显得特别萌,经常会出现各种体操动作,最常见的姿态则是“引体向上”。


  但令人好奇的是:春夏之际它们到底去哪儿了?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繁殖?在繁殖期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性?


  前几天,多位鸟友在余姚的四明山中又发现了短尾鸦雀。是的,它们如约而至了。


  但是,亲爱的,你们的神秘面纱何时才能揭开呢?


  


  延伸阅读


    宁波有三种鸦雀


  


  有个成语叫作“鸦雀无声”,意思是连一贯吵闹的鸟雀的叫声都没有了,因此很安静。确实,鸦雀们一般都比较活泼,活动时常叫个不停。


  目前已知在宁波有3种鸦雀分布,按照其体型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短尾鸦雀(全长约10厘米)、棕头鸦雀(全长约12厘米)和灰头鸦雀(全长约18厘米)。作为参照,麻雀全长约为14厘米。


  棕头鸦雀,头顶至上背棕红色,尾巴较长。比较常见,在公园、郊外、山区均可见到。常成小群活动,喜在灌木间边鸣叫边跳跃。


  灰头鸦雀,头灰色,嘴橘红,头侧有黑色长条纹。栖于低地森林,吵嚷成群。四明山中偶尔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