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9-08/21/content_1182668.htm?div=-1
□张海华 文/摄
蜂虎不是虎,鱼狗亦非狗,翡翠不是玉……那它们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都是鸟!
所谓蜂虎,就是善于捕捉蜜蜂等昆虫的鸟;所谓鱼狗,自然是指善于抓鱼的鸟,这里的“虎与狗”,都是表示这种鸟在某些方面很厉害。而“翡翠”两字,在古代还真是指鸟,你看它们都有“羽”字就知道了,至于含义变成了玉,那倒反而是后来的事。
前段时间,有“鸟友”从宁波去厦门玩,他原本想顺便去拍摄被当地人称为“最美夏候鸟”的栗喉蜂虎,谁知到了那里却吃了闭门羹。原来,专门为栗喉蜂虎设立的鸟类保护区闭门谢客,不允许外人进入。他回宁波后跟我说起这件事,我不由得暗自庆幸,因为当初我曾到厦门拍日环食,倒真的是顺便把栗喉蜂虎给拍到了。
蜂虎隶属佛法僧
在讲述拍栗喉蜂虎的故事之前,且先理一下这古怪鸟名背后的故事。在分类学上,蜂虎属于蜂虎科,鱼狗与翡翠属于翠鸟科,而这两个科都隶属于鸟类的佛法僧目。蜂虎与鱼狗已经够奇怪了,怎么又冒出个“佛法僧目”?或许大家知道,所谓“佛法僧”,其实原本是佛教用语,即指佛教三宝:佛宝、法宝和僧宝。那么,为何“佛法僧”又成了鸟名?据说,“佛法僧”作为鸟类的名字来源于日语。以前,人们听到一种色彩艳丽的鸟的鸣叫声很像日语里的“佛、法、僧”的发音,于是就拿“佛法僧”来给它命名了,到后来甚至发展成了鸟类的一个目。后来才知道,当初人们搞错了,发音似“佛法僧”的鸣声并非来自于那种色彩艳丽的鸟,而是当地的一种角鸮(猫头鹰的一种,夜晚活动,常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鸣叫声。但由于以讹传讹已久,大家也就只好将错就错了。
在宁波,属于佛法僧目的鸟有7种,即普通翠鸟、斑鱼狗、冠鱼狗、白胸翡翠、蓝翡翠、赤翡翠和三宝鸟。除赤翡翠外,我都拍到过。上述鸟类,除普通翠鸟为常见留鸟外,其他几种鸟都不常见,尤其是赤翡翠,迄今只有一笔观鸟记录,即有观鸟爱好者于迁徙季节在象山的海岛上见到过一次。
至于蜂虎,国内共有6种,除黄喉蜂虎分布于新疆,其余几种几乎都分布于热带区域——蓝喉蜂虎算是例外,除在热带有分布外,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方也有繁殖。因此,蓝喉蜂虎也是浙江境内唯一一种可以见到的蜂虎,但在宁波未曾有过记录。而栗喉蜂虎作为夏候鸟,年年都来厦门筑巢繁殖(这是这种鸟在国内已知的最北分布地),还跟厦门人民结下了不解情缘。
目睹栗喉蜂虎求偶
厦门的栗喉蜂虎太有名了,我一直都很想拍到,但苦于没有好的机缘。直到2012年5月,一个有望一举两得的机会来了。当年的5月21日,国内部分地方如福建、广东等地可以见到完美的日环食奇观。通过查询天气预报,我认为厦门是个合适的地点,除了拍日环食,还可以看到已处于日偏食状态的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的罕见美景。更妙的是,我的“大炮”(超望远镜头)可谓拍日食、拍鸟两相宜,自然,我把此行的另一个目标定在了拍摄栗喉蜂虎上。
5月20日,我们一家三口坐动车从宁波赶到厦门。下午抵达后,我立即打的赶到位于厦门市区的五缘湾栗喉蜂虎繁殖地。到了那里一看,只见在新修的街道旁,保留着一座富有乡野气息的小山,山体上有块断崖,这块断崖呈土黄色,并非岩石,而是由泥土与沙砾构成。泥壁上密密麻麻分布着很多小洞,我一看就很开心,这正是栗喉蜂虎的繁殖巢穴啊!
用望远镜一看,果然看到十几只栗喉蜂虎在那里逗留,有的停在附近的树枝上,有的在小洞口,有的在空中快速翻飞捕食昆虫,其高超的飞行技巧一点都不输于燕子。很多热带鸟类以羽色艳丽著称,栗喉蜂虎也是如此。阳光下,每一只鸟都闪烁着鲜艳的金属光泽:背部、胸腹部与双翅是绿色的,飞翔时,又可明显看到翅下覆羽是橙黄的;尾羽则是蓝色的——中间还有一根针状的特别延长的羽毛。另外,它的眼纹是黑色的,就像佐罗一样蒙着“黑眼罩”,总之非常酷。当然,作为名字的来源,它们的喉部呈栗红色。
每年4月下旬前后,来自南方的栗喉蜂虎抵达厦门、金门等地,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繁殖。5月20日,正是它们来厦门没多久的时候,除了掘洞筑巢,鸟儿们正忙着找对象呢。雄鸟不辞辛苦地在附近捕猎蜜蜂、蜻蜓等昆虫,抓到虫子后就飞到心仪的“女朋友”面前,将美味用嘴递给“她”,大献殷勤。“女朋友”如果接受了礼物,就表示认可了这位“帅哥”作为配偶。
那天,我运气很好,不仅拍到了栗喉蜂虎捕食蜜蜂的场景,也拍到了一只雄鸟将红蜻蜓献给雌鸟的一幕,最后还拍到了一场鸟儿的婚礼!当然,除了浪漫的求爱场面,雄鸟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不时有两只鸟追逐、缠斗在一起,大有拼个你死我活之势。
寸金之地来“养鸟”
正忙着拍照的时候,现场又来了几位观鸟、拍鸟爱好者,一问,方知是厦门野鸟会的会员。他们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这块难得的栗喉蜂虎繁殖地,我跟他们聊了好一会儿。
栗喉蜂虎的繁殖特性与多数鸟类不同,它们不在树上、地面或建筑物内营巢,而是喜欢在河流、溪边或临水的开阔原野附近的较陡峭的土壁上筑巢,周边植被比较茂密。这样的地带多蜜蜂、苍蝇、蝴蝶、蜻蜓等栗喉蜂虎爱吃的昆虫。栗喉蜂虎黑色的喙细长而尖,微微有点弯曲,既非常有利于捕捉飞虫,同时配合利爪,其掘洞的效率也是蛮高的。资料上说,栗喉蜂虎的巢洞呈隧道形,直径为6到7厘米,洞深一米多,洞的末端扩大为巢。这样的洞穴,跟翠鸟科的鸟类是一样的。
多年来,栗喉蜂虎看中了厦门五缘湾骑马山的这块土壁,年年春天飞来,营巢做窝,哺育雏鸟。直到9月,它们才拖家带口离开厦门,迁徙到更南的地方越冬。
经厦门野鸟会及很多厦门市民的强烈呼吁,当地政府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对这块地方的房地产开发,而将其列为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2011年12月底,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揭牌成立,这也是第一个设立在厦门岛内的市级自然保护区。
我相信,在国内,设立于城市建成区范围之内的自然保护区是极少见的,这真的应该为厦门大大地点赞。2017年6月,新华社也曾为厦门保护栗喉蜂虎一事发了图文报道,文中说:“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重点开发区域,‘圈’起面积40公顷的土地用来‘养鸟’,而且一养就是6年?没错!这就是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
顺便说一下,在河南信阳的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及江西婺源,我拍到了蓝喉蜂虎。蓝喉蜂虎的身体轮廓跟栗喉蜂虎几乎一样,很明显的区别是,前者的头顶是栗红色,而喉部是蓝色的。在董寨,我看到它们在溪流边的砂质土壁上钻洞营巢,在附近的田野中捕食。
真希望,这些超炫的夏日精灵能始终找到一个适合它们的家!
最后交待一下,在厦门拍完栗喉蜂虎的次日清晨,天气不错,尽管当中曾有一小段时间有云带遮日,但最终有惊无险,我完美拍到了海上带食日出的场景,以及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极为壮观的日环食。犹记得,当时的海滩上,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100多名天文爱好者发出阵阵欢呼声。我们一家三口也非常激动,连呼不虚此行!
目前有1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