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分析师原本以为,在欧美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即使中国供给能力恢复,出口压力也会很大。越南与韩国早先公布的3月出口两位数负增长,强化了这一预期。


但中国的策略是,尽量反制美国脱钩、稳住发达经济体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全球南方市场,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中国的出口目的地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欧盟与美国仍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中国与新贸易伙伴的关系升温更快,对东盟、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进出口,成为增长亮点。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继续增长,占比提升了3.5%,至34.6%。


1.png


中国的出口货品结构也较多元化。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系列产品,被称为出口“新三样”,一季度同比增长66.9%;占中国出口比重4.7%,同比提升1.7%。欧盟、美国和东盟是中国“新三样”最大的出口市场。


中国出口产品,正在向价值链更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同时由于美国高关税而放弃了部分组装环节。随着更多的电动汽车的出口,中国也在出口附加值更高的动力电池,提高了中国的贸易条件,尤其是在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促成了更大的贸易顺差。其中也包括新能源产品,如2023年一季度光伏组件累计出口同比成长37%,环比成长53%。


1.png


中国出口超预期增长的同时,中国进口则几乎没有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恢复较弱。


中国制造业追求供应链价值链上高附加值的环节,包括中国企业参与代工部分,但是把工厂设在境外,主要是在东南亚。以苹果产业链为例,代工环节部分移出中国到印度或东南亚不可避免,但苹果产业链更高附加值部分,包括其中关键的元器件和生产设备,留在了中国。这一趋势,也导致中国与加工贸易相关的进口减少,组装加工贸易同时下降,一时可以看到各大港口的集装箱空置堆积的情况。


另外,国内消费者正在转向国产电动汽车,因此汽车进口量正在下降。芯片中国进口下降幅度非常大,首要原因是周期性的市场收缩,但中低端的成熟制程端芯片的国产替代也在崛起,替代了部分进口。


所有这些,带来了中国惊人的贸易顺差。中国4月份出口了2.02万亿元,进口了1.41万亿元;创造了6184.4亿元的顺差,对比去年四月份等于暴涨了96.5%,几乎翻倍。即使考虑到去年四月有上海封城等特殊情况,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也足够炸裂,中国出口7.67万亿,进口5.65万亿元,也实现了贸易顺差2.02万亿元,同比去年增加了56.7%。


1.png


这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大感意外,据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2 年飙升的贸易失衡将缩小,但如果中国继续保持月度巨额贸易顺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可能又要忙着修正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