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洋对于姚江河谷的威协,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一直到1959年,姚江都还是一条潮沙河,连续晴个几十天,河水的水量一小,海水就倒灌进入河道,虽然还不至于象上古那样淹没整个河谷,但两岸土地的盐碱化却也是难以避免的。
如果让大禹来治理这种类型的水患,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堵或者疏都不能完全将问题解决。现在的解决办法是安装活动水闸,在河水量大的时候开闸,而在海水开始倒灌前闭闸。所以说人类并非不能影响地理结构,只不过这种影响力实施起来要非常慎重。
就象姚河海水倒灌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水流也由此变缓,海水的冲刷作用也没有了,河道所沉积的泥沙已经让河床越抬越高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非没有类似的例子,在战国时期的诸侯们开始为能够用筑坝的方法,防止黄河水患而沾沾自喜时,黄河河道越积越高的泥沙已经在为后来的决堤改道而蓄积能量了。
附:姚江河谷地理结构图
关于河姆渡人究竟是属于东夷体系还是越人的一员,一直都有些争议。如果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河姆渡文化与山东丘陵乃至辽河平原的新石器文化都有关联。但从地理位置来看,是很难说与越人没有关系。其实我们前面也已经分析过了,夷越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同源的,至于他们什么时候分化的,依靠现有的考古证据还很难得出结论。
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越人显然已经成为了独立的族群。而当越人进入中央之国的视线时,无论他们在此之前是否尝试过进入宁绍平原,山地民族的属性已经印在了越人的身上了。
我们现在可以来看看那张《越国迁移图线图》了,通过这张图上所标示的越国都城的迁移路线,我们会发现越人其实早在约3900年前就已经到达了宁绍平原的边缘了(公元前1888年立国),并建都在今绍兴市南的花街城(时称“望南”)。只是他们并没有在宁绍平原扎下根来,在后来又向南回迁,直至春秋之时才开始复而北迁。
而吴国按照历史记载来看,是从“太伯奔吴”时期开始立国的。这位太伯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是周文王的伯父,为了让位于弟弟才跑到太湖平原自力更生的。尽管吴人认定自己与周人同出一支并不十分让人信服,但按照东亚民族的习惯来说,对于自己的历史一般都是尽量往早了说。因此吴人最终得以在太湖平原成为政治力量的时间,应该与西周灭商的时间差不多,或者说略早一点。具体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1世纪初。
如果按照吴越两国立国的时间来看,越人实际上比吴人更有机会占据整个江东地区,成为整个江东平原的主人(包括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而让人费解的是,越人比吴人早差不多900年,就已经迁移到江东平原的边缘了,是什么原因让越人止步于此,放弃了那些本应该更具有吸引力的冲积平原呢?
让越人最终还是决定留在浙闽丘陵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水。通过对于河姆渡文明的兴废我们可以得知,整个宁绍平原其实一直在受到海侵的困扰,造成这种情况与杭州湾的特殊结构有关。如果观察中国的海岸线,会发现杭州湾其实是个很奇怪的海湾。尽管在很多江河的入海口都会有一个喇叭型的湾口,但杭州湾的体量却与钱塘江的水量不成正比,已经和长江的入海口处于同一级别了。也就是说,靠钱塘江的水量和输沙量并不足以形成如此巨大的海湾。
如果再对比一下长江口与杭州湾的情况,我们还会发现有两个方面明显不同:一是长江口其实一直是在东移的,或者说长江所带的泥水在遇到海洋的阻力后,不断在江口沉积下来,让长江口的海岸线也随之向东延伸。
而杭州湾的情况就比较奇怪了,他的整个形状在几千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在不断的北移;另一个不同就是,长江那个喇叭状的入海口中不断的在形成沙洲(现在主体已经成了崇明岛了),并且水质基本为淡水,也就是说算是长江的一段,而杭州湾则是一个三角形的海湾了。
如果说长江口的变迁是由于长江在起主要作用,相信没有人会觉得有问题。但如果说杭州湾的形成也是因为长江,恐怕很多朋友就不清楚了。实际上长江三角洲(杭州湾以北,长江以南的陆地)的形成基本上靠的就是长江所带来的泥沙,即使是在现在,长江入海的泥沙还在随着洋流向南输入杭州湾。但长江三角洲在不断向东成陆的同时,并没有持续向南扩张,与浙闽丘陵连成一片,而是留下了杭州湾这样一个巨大的喇叭口。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