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此后虽然河道在南北之间仍然有变化,但不可阻挡的趋势是中小门和南大门的流量也逐渐减小,汹汹大江几乎全从北大门入海。南岸江水流速下降,泥沙开始在南岸堆积,在今天慈溪西部淤积出一块庵东沙嘴,让宁绍平原的海岸线不断向北拱。

如果不是钱塘江入海口的改道

也不会有今天的萧山区东部

(从钱塘江边到萧山国际机场)

(底图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1.jpg

这是造陆的主要动力,修筑人工塘是在这一基础上的顺势而为,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长治久安。

到了乾隆中期,自康熙以来“永不加赋”的政策刺激了全国人口增长,本就是耕种主力的浙北平原更是人满为患。宁绍人向海要地的需求更加迫切,这次他们甚至都等不到大江自动改道再跟上筑塘坝了,而是参与了主动疏导过程中,加速了地质进程。

快速向海推进

今天余姚北部到慈溪北部,最深入杭州湾的塘前线已经命名到了十二塘。而从五塘到十二塘的最新八条塘,全都完成于乾隆时期到现在的250多年里。滩涂向海洋的推进速度也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八条塘的推进距离就达到了平均10.7公里。(此前的七条塘也只推进了5公里多)

1.jpg

新塘的推进速度远远快于古塘,主要由三个方面的改变引起:

第一,浙江人口增多后对山地的开发导致钱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在下游河口堆下了更多泥沙。

康熙朝人口膨胀以后,原有的平原耕地无法满足浙江民众果腹的需求,他们开始向山地进发,在贫瘠的土地上引入玉米、萝卜、红薯等新作物。作物与野生植物的竞争往往以作物获胜而告终,但作物的根系并不发达,对水土的保持功能远不如自然植物,浙江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主要受益于新的作物品种传入和普及

清朝人口增长才如此迅猛

(图片来自wikipedia)

1.jpg

进入乾隆年间,钱塘江彻底改道北大门,江水从中游山地带来的泥沙全部堆积在南岸,不仅造成了中小门和南大门的淤塞关闭,还让三北平原的自然淤积过程加速。配合土地紧张下农民的不断跟进,三北平原的自然扩张速度远远快于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