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北平原的建设从乾隆年间开始,由地方自治工程转为国家工程。

乾隆六下江南,对钱塘沿岸海塘工程极为重视。从第三次下江南开始,乾隆帝每次都要亲临钱塘江畔的海宁,且不说他寻亲的野史,至少在正史记载中,乾隆每次在海宁都要驾临塘边,视察海塘修筑工作,并告诉当地官员“浙省增捐之处不必行,海塘工程著动正项钱粮办理。”换言之,修塘堤的经费不再由地方民众摊派,而是从中央户部直接支取,经费的数量和稳定性不可同日而语。

六塘附近

建一条塘不知又能养活多少芸芸众生

(底图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1.jpg

清朝被推翻后,从民国到新中国时期,钱塘海塘工程始终都保持了国家工程的高度,不再由地方自行筹资。

第三,新技术的引入让塘体更加稳固,返工溃堤事件少有发生,人们可以更快向前推进。

乾隆朝以前,浙北塘体很少全部用石材构筑的,这是因为在淤积而成的江岸边遍布松软的浮沙,地基难以深入土地,大石料就无法在桩上稳固。但在成为国家工程之后,河工得以动用更多民夫,采用更坚固的桩体,缓慢攻地基,直插入土。此后,再拉来大石料,以榫卯结构互相连接,抹上油灰,锁上铁销,塘体坚固无比。

到了现代,海塘的修建更是全面机械化,修筑速度大大加快,工程强度也比古代的土塘、石塘高得多。据统计,从80年代末到2010年代,三北滩涂平均每年向北扩张43.7米,总增加面积139平方公里。这放在古代,是数百年的工程量。

而借助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三北平原也逐渐成为了浙北的富庶肥沃之乡。

良田向北是滩涂

滩涂再向北是钱塘江

向海要地不可能无穷无尽,何况也并非没有害处

(底图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1.jpg

1.jpg

三北平原在为缺乏平地的浙江提供优质平地的同时,其实也引起了不少问题。

最现实的问题是,钱塘江与杭州湾交接处的水面宽度在不断造田的过程中逐渐缩小。如果河口与海面的过渡部分被过分限制,将会造成泄洪困难,在上游造成河道紊乱。而在文化景观上,同样的原因也有可能让钱塘喇叭口消失,钱塘大潮也会从此不复存在。这将一个巨大损失。

向海要田是我们智慧的先民在生计困难的情况下找到的一条求生之路,作为后代的我们,其实有必要考量这种朴素的智慧是不是已经对自然构成了太大的负担,谨慎地继承先辈们留下的遗产。

转自:https://www.sohu.com/a/333293839_36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