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报考人数创新高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复读人数也维持高位。

 

根据大众日报,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中大约有413万的复读生,将近报考人数的1/3。

 

虽然教育部门还正式未公布这一数据,但是近年来,复读生的比例确实在逐渐走高。

 

还记得唐尚珺吗?这个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的广西农村小伙,历经15次高考,如今仍是“高三”。

 

他的微博个人简介写道:“为上清华复读13年考生 唐尚珺”。

 

今年,他将迎来人生的第16次高考。决定参加2024年高考后,他在微博写下:“不是每个球都会进,也不是每个愿望都这么容易实现。”

 

这样的高考“钉子户”,毕竟是个例,但是复读生,却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根据图解教育,本科高校大学生中17.5%的学生复读过。其数据推理来自于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其中显示2011-2018年本科大学里第一代大学生一直保持在70%以上,参加多次高考即复读的达到19.91%,非第一代大学生为11.76%。

 

而根据历年高考报名人数和高中毕业人数的差额,也会发现非应届高考生的比例,正在逐年走高。其中主体,便是高考复读生。

 

2019年,非应届高考生数量为241.75万人,而后逐年攀升至284.47、297.77、368.9、414.56万人。如此来看,今年网传的413万复读生,并没有很夸张,甚至还有些保守了。

 

自2019年以来,非应届高考生数量增速分别为17.75、4.6%、23.9%、12.4%,基本都高于同期的高考人数整体增速。

 

越来越多经历一次甚至多次高考的复读生,将和新考生,站在同一起点、同步竞争了。

 5.jpg

图源:图解教育

 

如此来看,在国家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高考复读生却逐年走高,中国家长,对于传统的教育晋升体系,仍有很强的执念。

 

这其中,复读“执念”最深的并非传统印象里的“山河四省”,“考公大省”山东甚至不能排进前五。

 

根据网易数读,2021年复读生中,江西、安徽、四川、广西、陕西五省,复读率都超过了10%,河南排名第六。

 

而将时段拉长,会发现江西、安徽、河南三地,复读率长期盘踞高位。

 6.jpg

图源:网易数读

 

从这个层面来说,江西、安徽、河南三地的考生,大概才是心理压力最大的那一个。

 

对他们来说,在高考人数未来十年维持高位的情形下,停止“内卷”,也至少是十年后的事了。

 

结语

 

从某种意义来说,上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2023年,上海、北京两地的录取率更是直逼80%。

 

但是细看传统意义上的“一本”录取率、“985”录取率、“211”录取率,会发现上“好大学”的几率,越来越小了。

 

 7.jpg

有数DataVision显示,从2014年至2022年,“985”录取率从1.73%下降至1.38%。

 

更意外的是,整个比例,实际上是被北京、上海、天津三地高比例拉上去的。如2023年,三地“985%录取率分别为7.1%、5.3%、6.9%,而全国多地维持在1.2%至2.5%之间。

 

最“难”的河南,2023年“985”录取率只有0.9%,全国垫底。难怪网友们对“山河大学”的呼声如此之高。

 

不过,家长们也不用如此焦虑,毕竟“唯学历论”的时代正在过去,几个明显的信号:

 

第一,国家急了,拼命发展职业本科,让蓝领“镀金”,加大人才吸引力。

 

当下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蓝领荒”,蓝领收入正逐级攀升,十年迎来涨幅225%,远超同期白领的30%。

 

第二,这两年,为了有一技傍身,本科生“回炉”读职校成为潮流。

 

这种不受传统观念束缚,选择更实用路径的求学,也算是大学生另辟蹊径的一种求职新方式。

 

第三,全球化时代,教育和人才也可以“外循环”,留学需求出现低龄化趋势。

 

新东方数据显示,高中阶段留学人群(18~21岁)近四年来首现反弹,反弹幅度高达50%。越来越多家长把目光放诸全球,让孩子体验多样化的教育。

 

通往罗马的路,从来不止一条。

 

放下执念,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