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李鸿章过的很不舒坦,甲午海战失败后被推到日本谈赔偿问题。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甲午赔款让中国人付出了多大代价。
战争赔款2.315亿两(2亿赔款,3000万赎辽费,日军驻威海卫三年军费150万两),战争中借款及利息约1亿两。然后——
为了借旧还新,偿还甲午战争赔款,清政府三次大规模举债,举债时实际放款是94折或者87折(也就是到手的钱只有94%或87%),而且是用外汇计价,不是用库平银计价。最后加上利息(三次举债的期限分别是36年、36年、45年),共计损失约2.3亿两。
这还不算割地,以及因败给撮尔小国造成民族自尊的伤痛,至今还没平复。
紧接着是1901年,李鸿章替慈禧收拾宣战11国的烂摊子,与各个列强签署了《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合计9.82亿两,几乎是本金的两倍。
几年后,大清一代裱糊匠大师悲愤去世。而此时的中国国力正处于历史最低谷,一度到了被瓜分的边缘。



(李鸿章葬礼)
然而---
在随后时间里,中国的国运、国际地位开始迎来了转折。最终在二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展成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那么,二战前发生了什么?
都知道在近代史上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是日本,其实还有一个,俄罗斯。
经过甲午一战,大清的底裤都被扯掉了。俄罗斯看透了清廷虚有其表的本质,开始把魔抓伸向中国东北。
结果日本捷足先登,在《马关条约》中要割走中国的辽东半岛。老毛子急眼了,因为这里有他心心挂念的出海港口啊。
俄国联合德国、法国对日本进行干涉。
为什么没有英国?
因为英俄是世仇。
自从英、俄联手打垮拿破仑后,两国在整个19世纪的主旋律就是大博弈。俄国人除了对土地的贪婪,再就是想获得一个暖水港,打破英国人的海上封锁,英国则坚决不让俄国人得逞。
两国在阿富汗、波斯、朝鲜、巴尔干半岛打冷战,在克里米亚热战,俄国战败。这场战争迫使俄国停止了在巴尔干和小亚细亚方向的“硬扩张”,把侵略方向转向东亚和中亚,随后俄国就把中国外东北和西北割了个干净。



(1916年出版的中华国辱地图)
所以,这时候的英国是支持日本的,其中光在后来的日俄战争期间,英国就贷款8亿给日本,目的就是牵制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
当俄、德、法等国的军舰集结在日本海,向日本施压放弃占领辽东半岛时,其实日本也不服气。
但刚刚打完甲午海战的日本已经没力气再战,为了避免被群殴,只能吐出这块到嘴的肥肉。老毛子的目的是达到了,但两国的梁子是接下了。
不过俄国的这个骚操作让大清眼前一亮。日本不是很牛逼吗?我可以以夷制夷嘛!
清政府马不停蹄地和俄罗斯签了《中俄秘约》,决定一起对付日本。
为了表达诚意,大清所有口岸都对俄军舰开放,允许俄国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是俄国连通西伯利亚和海参崴最快运兵线。
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清廷这么玩虽然有利于俄国干日本,但同时也为俄国侵略东北提供了方便。
不过这时候的清政府已经把日本当作头号敌人,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然而,清廷这个洋洋得意的驱虎吞狼之计,最终反噬到了自己。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溪仓皇西逃,北京城沦陷。


俄罗斯趁火打劫占领了整个东北,在黑龙江以北搞“种族清洗”,制造“海兰泡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等惨案,并焚毁了瑷珲城。
同时,俄国人把金州半岛命名为“关东州”,设“关东总督府”;1903年,俄国人又将“远东总督府”从海参崴迁至金州,管辖整个内、外东北;
甚至在俄新版的俄国地图上,东北三省直接被划入了沙俄版图,大连命名为“达里尼”,旅顺命名为“亚瑟港”;俄军还在旅顺修建了大量要塞,着力建设大连、旅顺城,向哈尔滨、大连移民。
这是打算正儿八经在东北过日子了。



很显然,俄罗斯打算跟之前趁二次鸦片战争窃取外东北、西北一样,利用清廷虚弱的机会再吞掉中国一大片。
三番五次趁你病要你命的卑鄙举动,让清廷彻底认清了老毛子贪婪的嘴脸。从1903年开始,清廷不再追求“联俄抗日”,开始谋划“联日拒俄”。
逻辑很简单,两权相害取其轻:俄国人的胃口比日本人还大。当时日本只惦记东北,俄国人要的是中国整个长城以北。
清政府开始与日本接触,怂恿日本在东北对俄罗斯开战。
不过,日俄两家打仗争夺的是中国的领土,而清政府对此的态度却是坚决的保持中立。
一提起这档子事,相信很多人会大骂清政府软弱无能。
其实逻辑是这样的:清廷无能是肯定的,但此时软弱未必一定是件坏事。
慈禧倒是强硬,牛气冲天地对十一国宣战,结果引来了八国联军侵华,后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所以,当国家实力不济时,强硬不见得比软弱更好。就当时的局势而言,清政府中立的立场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就在清廷准备搬板凳看鹬蚌相争的大戏时,发生了意外-----
日本人虽然贪,但不傻。
当时俄罗斯的工业规模是日本的好几倍,国土面积大的更不没边,具体到部队人数,战舰数量、吨位等也处在绝对优势。换句话说,二国国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所以刚刚迈入列强位子还没坐热的日本,向俄罗斯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满朝交换论
就是日本承认俄国对东北的主权,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主权。很明显,日本不但没有主动招惹俄罗斯的意思,反而认怂做了很大的让步。
这对清廷来说就惨了,好比折腾半天离间计没搞成,反而让俩强盗成了哥俩好一块来打劫,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大跌眼镜的是,俄国拒绝了日本的提议。
原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当皇太子时,访问日本遭到过刺杀,被捅了好几刀子,要不是同行的希腊王子搭把手相救,尼古拉二世的小命早就撂在日本了。
尼古拉二世一直耿耿于怀,从此对日本也深恶痛绝,迫切希望发动对日战争报当年刺杀之仇。
中俄日三国的国运就因尼古拉二世的个人恩怨发生了转向。



同时,随着日本实力的逐渐增强,从当初认怂的满朝交换论只要朝鲜,转变为:朝鲜、东北我都要!
谁也不服谁,大战一触即发。
1904年,英国、日本多次要求沙俄在东北撤军,沙俄不但不听,还向远东增派军队。在警告无效后日俄战争爆发。
此时的英国人正在打布尔战争,没有直接派兵参战,但给日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经济、护航、情报等支援。
一开始沙俄凭借国力优势,表现的非常轻敌。
俄驻美国公使在斡旋会议上直接称日本人为黄猴子 。甚至沙俄陆军高层开会研究过,在肉搏中,一个俄国兵能打两个还是三个日本兵.......



(当时俄国已经配备了马克沁机枪)

而日本这边全力以赴地,力求速战。


为什么要速战呢?
战争爆发时,虽然沙俄实力处在绝对优势地位,但大部分军队在欧洲。在远东的兵力陆军只有23万人,战舰72艘,总吨位20万吨。和日军兵力比较,反而还处在局部劣势。
特别是当时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竣工,沙俄用铁路向远东输送陆军至少还得一年的时间。
所以对日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要抢在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和俄援军到来之前,吃掉位于南满的俄军。
两方—紧一弛的态度对比,直接表现到具体战场上。
开战后日军率先发动偷袭,在海上把俄国太平洋舰队堵死在港口内,后来又在对马海峡打败前来增援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
陆地上,日军迅速占领大半个辽东半岛,把在南满的俄陆军主力分割,北面集中在辽阳、沈阳一带,南边则压缩在旅顺、大连地区。
具体开战过程就不展开了,最终在陆地日军惨胜,俄军惨败;在海上日军完胜。



通常来说,战争的结局无非是一胜一负。如果沙俄胜,丢掉东北;日本胜,至少要吞下南满。
但魔幻的是,日俄战争却打出了第三种局面。
为了打这一仗,沙俄花了18亿两白银,日本也半斤八两,花了16亿两。其中沙俄仅仅损失的军舰价值就超过3亿两白银,跟大清马关条约的赔款差不多。
两家都掏空了国库,日本找英国借钱,沙俄找法国借钱,财力都到极限了,都不想打了。
这场战争两家花了血本,却都没有实现战前意图,即实际控制中国东北地区。
对俄国来说,这一仗把它打成了普通列强。身份没了也不要什么脸面了。战后,俄国人迅速去伦敦拜码头,从与英国争霸变成了英国人的小弟。
等俄罗斯恢复实力后又赶上了一战,即使此时中国陷入内战俄罗斯也无暇东顾,我国北方的地缘压力明显缓解。
换句话说,日俄战争虽然是对我国领土的争夺,但战后因为日俄两败俱伤,清政府意外重新获得了对东北的管辖权。
为了巩固对东北的统治,清政府增设东北总督,改变不允许汉人进入“龙兴之地”的政策,鼓励关内汉人向东北移民。山东、河南、河北的饥民纷纷跑到东北开垦耕地。
这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闯关东”。
之后的二十多年,东北新增的人口70%来自关内汉人,这让苏俄试图通过人口置换来占领东北的图谋彻底破产。



(闯关东)
对日本来说,这是一场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的战争。
日俄战争导致元气大伤,几十万军人伤亡,还欠了英美一屁股债。因为俄国拒绝赔款,提出不服继续干,所以日本并没通过战争捞到什么好处,国内出现反战思潮。
1912年大正天皇继位,日本进入短暂的“大正民主”时代,中日关系出现缓和,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日学习,中日进入短暂的蜜月期。
然而不久后一战就爆发了,趁着欧洲无暇他顾的机会,日本对中国又开始摩拳擦掌。
接下来,中国是如何做到逢凶化吉的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4Sse7ESnT-SPQf6vqWL8g


1914年一战爆发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参战国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打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看,卷进来的国家、伤亡和影响太力大,所以才被定义为世界大战。

战争爆发的一大原因,就是协约和同盟集团对战争结局的误判:双方自信心爆棚,都认为自己会以压倒性优势获胜。

结果有打残的,一蹶不振的,甚至打没了的。所以战争的后果是都打怕了,接下来的二战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都不敢打!奉行绥靖政策,所以小胡子越玩越兴奋。

当然我们主要聊的是东方,欧洲部分就不展开了。

一个问题----

此时的日本在忙啥?

一战期间日本还真没闲着,主要在做以下几件事:

1,赚钱和还债。

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欠了一屁股的债,所以要想办法赚钱还债。

恰好欧洲正在打仗,西方列强把所有工业产能都集中在军工生产上,拼命地造武器弹药,亚洲的工业品市场就只能拱手让给了日本了。美国也一样,欧洲的订单都做不完,根本顾得上亚洲市场。

不仅如此,日本还反向把生意做到了欧洲。比如向英法等国出口了大量的轻工业制品和船只,甚至与曾经的敌人沙俄相逢一笑泯恩仇

从1915年开始,日本卖给沙俄大量的步枪和弹药,步枪主要是38式和30式。到1916年,俄军中有2个集团军全部装备了38式步枪。鼎峰时,俄军有十分之一的步枪都是日本货。


(装备了38式步枪的沙俄士兵,前排士兵的38式步枪有防尘盖,很好认)

所以到欧战结束时,日本不但还清了战前的一屁股债,还由债务国转变成欧洲的债权国,狠狠的发了一笔战争财。



2、大规模扩张海军。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日本制定了八八舰队计划,就是建造八艘战列舰八艘战巡。
根据这个计划,日本在一战期间建造了扶桑、伊势、长门、加贺(未建成)级四级战列舰,天城级(未建成)战列巡洋舰,日本海军由战前世界第七,跃升成为战后世界第三大海军。
整体看,日本也由战前列强中的末尾地区强国,战后成了世界级强国,华盛顿条约就是对日本强国地位的最好的承认。



扶桑级战列舰

不过重点是第三个----



3、在亚洲占尽各种便宜。
老虎不在猴子称代王。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把自己在亚洲、也是当时亚洲最强的远东舰队尽数抽调回了欧洲,日本一下子成了老大。
对日本来说,此时最大惊喜是可以对中国吃独食了。
不过凡事都有个师出有名,毕竟强盗也不愿意被人说自己是强盗。为了更好地霸占中国,日本加入了协约集团。
可能很多人认为一战是欧洲那帮人在打,日本好像没有参与,实际上不是这样。
日本在一战期间应英国的要求,向地中海派遣了护航舰队。由三艘装甲巡洋舰和3个驱逐舰支队组成的第2特殊中队,担任地中海协约国舰队的护航任务。
到一战结束,日本舰队总共为70万协约国士兵和788艘协约国商船护航。其中日本榊号驱逐舰在克里特岛外海,被奥匈帝国的U-27潜艇击沉,包括舰长在内68名水兵全部喂了鱼。



正因为有了协约国的身份,日本就可以理气直壮地打着旗号迅速占领了德国在青岛,以及马里亚纳群岛这样的殖民地。
同时,在东北取得了很多经济军事特权,倾吞了一部分朴次茅斯条约里沙俄的势力范围。
重点是日本逼迫袁世凯签订了21条。 
没有了西方列强的制衡,此时的日本已经有恃无恐,中国也面临着被日本全面霸占的危机。
那么-----
中国,该怎么办?
按当时中日两国的实力水平看,日本凭借工业国的身份毫无悬念地碾压作为农业国的中国。所以单凭自身力量,中国很难与日本抗衡。
于是摆在北洋政府眼前的有三个选择:
中立,加入协约国,加入同盟国。
站在上帝视角看,当然要加入协约国作战。然而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想过没有,万一德国战胜怎么办?
事实上,当时欧洲战场处在焦灼状态。1916年,德国在西线一直和英法互不相让,东线则是一批批屠杀俄兵,老毛子快顶不住了。
甚至到了1917年俄国爆发内乱、退出战争,德国趁机收割大片土地,结束了两线作战,英法的西线作战压力瞬间飙升。要不是后来美国突然加入协约国,加上德国国内矛盾爆发、工人和士兵造反,最终战争结果还真不好说。
所以对中国来说站队风险极大,需要一万分的谨慎。



另外,当时中国国内也很复杂!
不但是加入协约、同盟国的问题,还有是否参战的问题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形成以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为首的两派。
黎元洪虽不是北洋的人,但因为是武昌起义元勋,德高望重,他的主张是:中立。
段祺瑞是北洋军队大佬,袁世凯的接班人,他的主张是参战。
不过,他们还有各自的小九九。
段祺瑞主张参战是为了借此扩军。给出的理由是,虽然中国离欧洲战场十万八千里,但参战了就要动员军队,万一欧洲那边的大军打过来怎么办?即使打不过来,也可以顺便清理南方那些占山为王的小军阀,和一心造反的革命党嘛。
黎元洪也不傻,当然不能坐视二把手把自己变成傀儡。他拉上几个北方小军阀拥护中立,以拒绝参战的名义阻止段祺瑞扩充自己的势力。
于是中国要不要参战,就变成了要不要扩军及武装统一的权利之争,也就是历史上的总统府和国务院的府院之争



(段祺瑞)
最后段祺瑞不耐烦了,本着能动手就尽量别吵吵的原则,派人冲击国会施压。
黎元洪虽然借这个机会把段祺瑞免职,但之前拉拢的那几位实力太弱,根本控制不住局面。黎元洪只好请来了另一位大神来支援,军阀张勋
张勋长期驻扎交通重镇徐州,虽然是北洋的边缘人物,但实力还算强大,只要他肯出面一定能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张勋是个铁杆保皇党,进了北京将黎元洪轰出去,直接把溥仪推到前面复辟了!
其实张勋复辟前还拜访了段祺瑞,段祺瑞说:你敢复辟,我就打你。但张勋没当回事,毕竟段祺瑞下台后没兵,你用爱心打我吗?
张勋也是够6的,段祺瑞没兵并不代表不能有兵。很快,段祺瑞召集兵马把张勋打了出去,张勋、溥仪双双逃到天津租界。
有意思的是,溥仪在天津的住处和段祺瑞公馆几乎挨着,几分钟的路程而已,世界就是这么巧妙。



溥仪旧居,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
把张勋这号人招来搞了这么一出,黎元洪算是臭了。段祺瑞则三造共和(辛亥革命、逼袁下台、驱逐张勋)成了革命英雄,虽然还是总理,却实际上控制了大权。

北洋系一统中央,中国可以参战了,加入协约集团。



为什么加入协约集团?
当时的情况看:


  • 在东亚最强的英日俄法都是协约国阵营;

  • 美国加入了协约集团;

  • 英美邀请中国加入协约集团;

  • 1917年大战已接近尾声,鹿死谁手已经很明白。



特别是一旦战胜,就能名正言顺收回德奥在中国的租界、工厂、煤矿、铁路。重点是,日本也就丧失了霸占同盟国在中国各种特权、利益的理由!
按当时段祺瑞的认识:


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将成为局外人,而我国参战,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


最终,北洋政府以向欧洲输送劳工的形式加入了协约国作战。
历史证明---
中国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看看那些反面例子。
比如站错队的奥斯曼帝国被列强瓜分,曾比肩大清的土耳其国土面积减少71%,从世界大国沦为中等国家。要不是土耳其人之父凯末尔横空出现,国土可能只剩下一小丢丢。
当然还有更惨的,奥匈直接解体,从地图上抹去了。
如果中国也像土耳其那样站错队,最后也逃不脱被瓜分的命运。山东会被日本窃取、新疆会被苏联趁火打劫、西藏会被英国侵吞,云南会被法国蚕食,长江流域会被列强长期控制,那可真是国将不国。
另外,以加入协约国阵营参战一战,还有其他的好处:
1,在一战前,沙俄对我国北方领土虎视眈眈,有吞并东北、内蒙、新疆的野心。
一战后沙俄垮台,新成立的苏联根基不稳,主动与一战战胜国的中国缓和关系,并废除了一部分不平等条约,我国北方暂时安定了下来。
2,凭借战胜国身份,中国被免除了《辛丑条约》规定向德国、奥匈帝国赔款的义务。当然因为沙俄垮台,沙俄这部分也不用赔付了。
要知道,俄国、德国、奥匈占《辛丑条约》赔款比重达50%,再加上此前美国退还了部分庚子赔款(这部分钱用于创办留美预备学校,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中国实际支付的辛丑赔款只是原来设定的一半。
这样,中国的赔款和财政压力大大减轻了。



(俄罗斯、德德国和奥匈占《辛丑条约》赔款比重50%)
3,中国工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欧洲为了应付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中国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和日用品制造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


  • 从1915年到1922年,中国私人的棉纺织厂由22个增加到六十四个,纱锭由700014枚增至2221000枚;布机由2254台增至12459台(一说12553台)。即厂数、纱锭、布机等都增长两倍以上。


由于出口订单激增,中国轻工业工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大量铁路和电报线被铺设。



(一战期间中国出口订单暴增,带来大量关税收入 )
另外,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可能提到巴黎和会,第一反应会认为是中国外交的耻辱,但其实不完全是。
虽然巴黎和会上山东权益被日本窃取,但这个问题在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得到解决。
在国内强烈抗议和英美的施压下,日本撤出山东并归还胶州湾。不仅如此,参会国还签署了《九国公约》,在中国执行“门户开放”原则,要求各国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会后,臭名昭著的中日《二十一条》被废除。
也就是说,在一战期间成功加入协约国阵营,及参加后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会议,中国不仅避免站错队被瓜分的危险,还减免了一半的庚子赔款,收回了山东权益,北方得到了稳定,并极大地遏制了日本侵华野心!
同时,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跃成为国际联盟创始国!
然而,随着三十年代世界爆发了“经济大萧条”,世界纳粹法西斯主义抬头,日本再次对中国磨刀霍霍。
在国际美苏英法德日等国博弈的背景下,中国又如何利用各国复杂关系和自身努力来扭转乾坤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7zZNlZC_ta27irkgJ4VFg


首先一个问题---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二战?
跟欧洲大差不差。
二战其实是一战的延续,一战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才爆发了二战,恰巧三十年代世界爆发了“经济大萧条”。
尤其是德国,一战后国家层面被清算的很厉害,要不是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法国不把德国大卸八块才怪。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不能发展军备,没有殖民地,加上经济大萧条”,大量老百姓失业、吃饭都成问题。
所以,德国国民和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地主们都选择了希特勒上台,纳粹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形成了。
再看亚洲。
日本虽然以派遣护航编队的形式参与了一战,但也可以说没赶上一战,因为欧洲国家并没对日本分赃(重新分配战后利益)。
换句话说,日本没在一战中没获得迫切需要的市场和资源,又赶上了资本主义大萧条,挽救经济的办法只能走纳粹德国的道路,靠国家军工支撑经济。
但是,大量军工产品必须被消费换回真金白银才能让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过剩的生产力和劳动力必须有用武之地才能保证不会自啮其身。
简单理解就是,你搞出那么多大炮飞机又不能当吃当喝,怎么办,也就靠侵略扩张这个办法了。


1.jpg


(二战期间日本的军工生产线)
对中国来说,二战虽说是被动参与,但当时的形势可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在1937年前,各大国间合纵连横,尔虞我诈。昨天可能还是盟友,今天就会变成敌人。
面对日本一步步的侵略威胁,中国会坐以待毙吗?
中国的自救之路
当时中国跟美国、苏联、德国同时保持了良好关系,所以最开始打算以外交的方式解决,引入国联调停,借助国际力量向日本施压做出让步。
先是英美。
1937年7月,蒋介石先后会见了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美国大使詹森等人,要求出面调停中日战争。但他们除了口头“警告”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跟欧洲一样,英美这时候奉行的是绥靖政策,有意扶持日本对抗苏联。
尤其是美国,那时候与日本关系不是一般的密切。买卖做的热火朝天,战前大量的美国燃油和钢铁源源不断地运到日本。
从1933年到1937年,在美国出口到亚洲的所有商品中,日本所占比例超过49%。
其中在1937年日本进口的战略物资中,有54.4%来自美国。包括92.9%的铜、91.2%的汽车及零件、60.5%的油料、59.7%的废钢铁、48.5%的各种机械和发动机、41.6%的铸铁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七七事变后中日已经前全面开战,蒋介石曾多次要求美国“绝对禁运军用材料与器具与日本,尤以钢铁、煤油为最”,但都遭到美方拒绝。
甚至1940年,美国输送到日本的军用物资达1.9亿美元,约占美国对日本全部输出额84%。
相比而言,直到1940年9月,美国对华禁售军用物资的政策才刚刚开始松动----
所以,当时的美日关系完全不是我们印象里的那么差。


2.jpg

后来国民政府又联系苏联大使波格莫洛夫,试图与苏联合作共同对抗日本。


但苏联也不是善茬。
当时老奸巨猾的斯大林盘算着“祸水南引”,不仅拒绝为中国提供安全保障,还主动挑唆中日矛盾,试图让中日斗得头破血流,从而渔翁得利。
国民政府又联系德国大使陶德曼,找德国出面调停。
这里重点说说,实际上在当时中德关系非常不错。
在抗日战争爆前,中国跟德国保持了密切的军事合作。中国向德国出口锡矿,德国则对中国提供武器装备,并为中国组建了大量的“德械师”。
当时中国陆军总兵力200多万人,其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70个师,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军"。
中央军里又有40个师,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黄埔军校学生为军官组建的国民革命军;老蒋给这部分宝贝疙瘩单独开小灶,接受了德国训练,又装备了先进的德式武器,成为国军里王牌中的王牌。


3.jpg


(德械师)
包括在日德结盟后,日本多次施压要求德国撤出在华顾问团,并停止对华军售。
但一方面中德保持的密切的合作关系,加上中国要挟:中日局势如果继续恶化,必将导致中国在中苏关系上发生转变。
所以滑稽的是,因为害怕中国彻底倒向苏联,希特勒还曾对日本施压,要避免中日冲突升级。同时拒绝终止对华军火输出,拒绝召回在华军事顾问。
当然,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最终没能阻止日本的进一步侵略。
1937年北平、天津先后沦陷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蒋介石感到已经没法再退让了,发表《告抗战全军将士书》: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
不过这时候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既然大战不可避免,按照惯例需要对日宣战,但此时的中国军备还依靠德国提供。因为轴心国有约定,如果中国对日本宣战,德意日三国要对中国宣战,这个压力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不可承受的。
不能宣战却又不得不战,所以中国只好选择用「抗战」的说法,而不是宣战。


4.jpg


当然,以上都是后话了。
所以当时的形势是,苏联使坏心眼坐等渔翁之利,中德关系密切,日美反而处在蜜月期。
假如中德合作一直这么发展下去,搞不好哪天中国就直接跟德国结盟了。作为应对,日本必然会加入英美阵营。
那二战就会出现另一个剧本:英美日苏VS中德意,最终日本成为战胜国,中国沦为战败国,东北、台湾很可能就丢掉了,甚至会进一步被瓜分......
后果不敢想象。
所幸历史并没有朝这个方向发展。
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兵变”,军部掌控了国家大权,政府高层的亲英美派被清洗,整个国家朝着法西斯化道路发展。1936年底,日本与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随后意大利加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上海顽强阻击日军的举动,给西方舆论界留下深刻印象,美国民间掀起对华捐赠行动。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英美在长江流域的利益被严重侵犯,美国开始以官方名义向中国提供贷款。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日本侵华后又开始进攻英法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突袭珍珠港引爆太平洋战争,为自身的毁灭埋下伏笔。
这里有个问题----
日本为什么不见好就收?
如果日本在九一八之后,苟在东北猥琐发展,多年后很可能会彻底吞下东北。加上早已经拿下的朝鲜半岛、台湾岛、半个库页岛和琉球群岛等,小二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怎么说也是中等大国体量。
同时如果不去惹英美,那么东亚形势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二战的格局也会大大不同。
那日本为什么这么贪心蛇吞象,+招惹昔日盟友、实力远强于自己的英美呢?
首先被逼急眼了。
作为岛国的日本本身资源贫乏,侵略中国后发现比他还穷,在东北挖地三尺也没挖到心心挂念的石油。
更要命的是,从1941年开始美国对日本发动了石油禁运。
两国不是关系很好嘛?美国为什么对日禁运?
其实这是个限制乞丐高消费的行为艺术。
当时日本已经没有外汇和黄金了,禁运不禁运效果都一样,反正最终是买不起。这种情况下,顺便打着反法西斯的旗号占据道德制高点,简直就是没本生意,不做白不做。
而被逼到墙角的日本只能孤掷一注,选择偷袭珍珠港扩大战争方式来换取可能的一线生机。


5.jpg


(偷袭珍珠港的日本主力,零式战机)
其次是日本国内原因。
这里必须要说一个日本人,石原莞尔。
他也是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和操盘手,精准地预判了事变后国内各派势力的策略,知道东北一定能吃下。
更让人叫绝的他有两个观点:
第一,中国因为有庞大领土和人口,在历史长期内始终对日本保持优势。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的优势是短暂的,是因为技术和制度的差距造成的,并不是当时主流宣传说的什么人种优势。所以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去大陆扩张领土,把这个暂时的优势变现。
第二个,他认为人类的武器在不断进步,威力不断加强,必定会出现一个临界点。主要大国之间再也不敢互相打仗,所以过了临界点,大国之间领土就会固定。如果不能在这个时间窗口内扩张领土,会永远错失机会。
他预判精准的让人后怕,这也是他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


6.jpg


(石原莞尔)
但同时,石原莞尔做过精密计算和实地考察,认为日本的国力最多只能吃下中国东北那块,所以他对发起七七事变是持反对态度的。
不过当时日本有个很严重的问题:
军部挟天皇自重,皇室宗亲干政和文官系统不和,类似现在的泰国。陆军里的底层军官为了建功立业,不断的以下克上。所以日本全面侵华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再就是经济客观规律。
日本在亚洲的侵略跟德国在欧洲一样。
德国为了度过经济危机,大量修建基础设施、扩军、大规模军工生产。但法西斯的这种军国主义经济,只有不断的侵略获取新的经济利益才能维持国内的基本运行。
另外,德国一时间盘活了经济,但积累了巨量的债务。1938年德国外汇枯竭、1940年外债到期,如果偿还不起,就只能复现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信用崩溃、恶性通货膨胀。
换句话说,仅仅债务问题也会逼德国发起下一次侵略战争,靠对外掠夺和种族清洗偿还债务。
教员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曾这样评价:
法西斯的寿命和周期,从诞生那天起就是建立在不停进攻上的,一旦停止进攻,就是它灭亡的开始!
日本也不例外,自作孽不可活,下场早已经注定。
同时,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还有一个巨大、最关键的因素---
来自中国的抵抗
日本人眼里,曾经的中国一度是软弱、愚昧、胆小怕事的形象。以前对中国下手只要单纯地对付清政府就行。
但后来的局势跟晚清完全不一样,在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思想已经觉醒,有了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全民天天喊着抗日救亡。
包括当时的中国政府,虽然对日本作了一些让步,但始终拒绝承认伪“满洲国”,拒绝答应“华北特殊化”等侵略要求。


7.jpg


另外,还有日本的作死行为:


  • 七七事变,导致西北军鸽派全体变鹰派,像张自忠这样之前对日本抱有幻想的青壮派军官完全死心,决心和日本死磕到底;

  • 淞沪会战,让国内英美派和自由派文、商人绝望,国内资本家开始抗日;

  • 南京大屠杀后,即使是最利己主义者,也认清了投降日本就等于自杀。日军以30万南京人民的血肉彻底浇醒了中国;

  • 轰炸重庆,让西南地区人民也看到了日本人的残暴,滇缅公路这种世纪难题被中国强行用人力实现了;

  • 大扫荡,唤醒了华北地区偏远山区的各地农民。



日本人从头到尾惨无人道的疯狂侵略屠杀,让中国本来四分五裂的各种势力彻底放弃了幻想,开始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浪潮中。
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努力和正确外交策略下,最终战胜了日本,这也是我国近代以来对日的首次、彻底的胜利。


8.jpg


战后,中国跻身二战战胜国行列,国际地位达到鸦片战争后的最高点。我们不仅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常身份,还收回了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的主权,保住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基本疆界。
反观日本,把自己的国运作没了。作为二战战败国,不仅丧失了明治维新以来所有的侵略成果,本土也被美军占领,至今还沦为半殖民地。
同时,二战也成为中日两国国运的分水岭,日本再无机会问鼎亚洲老大的机会;而中国民族意识完全觉醒,走向浴火新生实现了羡煞他人的惊天逆袭。
结束
虽然本文说的是国运,简单理解就是国家层面的运气。然而,真的是运气那么简单吗?
实际上国运并不是偶然性的概率事件。
这里面既有精准和高瞻远瞩的判断,以及务实的路线方针,更有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包括一战派往欧洲的几十万华工、二战抗争伤亡几千万人的民族代价,以及各个战线上牺牲的华夏同胞。


9.jpg


所以,中国的国运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我们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上、中、下全部完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I3QKDziuzN0wrMeeFSA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