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是何等天才,什么斯大林、杜鲁门、赫鲁晓夫、丘吉尔都被他算的死死的。还有蒋介石曾是何等枭雄,吊打各路军阀,遇到教员还不是黯然退场?但尼赫鲁套路让他很不理解,毕竟国际政治都是高手过招,走一步算计三步,亮剑必致命。 可印度偏偏就使出了一套三脚猫憋招,打出这么烂的一副牌。1,在当时两极争霸的挤压下,第三方势力本该相互帮衬寻找生存发展空间,结果印度反其道而行之,败笔。2,解放军经历国内几次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们都取得了胜利。包括后来的朝鲜战争,独步天下的美军(身后还跟着17国的联合国军)和我们过招,都被揍得满地找牙。

位于华盛顿的“朝鲜战争阵亡士兵纪念碑”,美国自己记录的数据:
死亡:美国 54246人,联合国军 628833人;总计超过68万人。
失踪:美国 8177人,联合国军 470267人;总计超过47万人。
被俘:美国 7140人,联合国军 92970人;总计超过10万人。
受伤:美国人 103248人,联合国军 1064453人,总计116.7万人。
这是当时超级工业强国的精锐军队+17个强国联军,与一个建国只有一年的农业国打出的最终战绩。
此时解放军作为轻陆军已经天下无人能敌。
对我们来讲,国家曾经经历了艰难的社会革命,受剥削的广大人民和心怀天下的有识之士,对帝国主义有天然的敌视,同时对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所以我们当初跟印度走得近,很大原因印度曾经也是作为受迫害的殖民地。这也是上篇我们对中印边境纠纷一再忍忍的另一层原因。当时的印度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尼赫鲁如果想继续对内改革,最好的办法是挑起一场战争,用军功压制反对派,用胜利稳固自己的地位带着印度继续走下去。同时对外争霸的胜利,也会让巴基斯坦、锡金、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等之类的周边小国乖乖地自缚来朝,实现“大印度联邦战略”指日可待。很可惜,三哥是典型的“没帝国主义的命,得了帝国主义的病”。对外目标偏偏选中了中国,遇到了作为战略大师的教员,最终输的一塌糊涂。特别是尼赫鲁,战后在印度威望大跌,仅一个月时间就由如日中天的领袖变成了丧家犬。不过,虽然中印战争种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毕竟在战后主动退出藏南,包括校尉在内很多人至今耿耿于怀。首先,此战战前就定义为局部战争,打赢即可,效果的关键是看大局。正因为干净利落的军事胜利震慑了周边国家,他们再对中国有什么想法也不得不掂量下了;另一方面,中国打赢后有理有节的态度,让第三世界的小伙伴重新认识中国。于是中国逐渐取代印度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9年后几乎被抬进了联合国,获得了更大的国家利益。重要的是,中国打出了几十年安心发展经济的环境;积累了雄厚家底+后来改革开放发力,中国向世界工厂一路狂奔,最终成为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其次,从当时国际环境来看,美苏已经解决了古巴导弹危机,窗口期结束。中印互相牵制是他们所希望的,如果一方碾压另一方他们铁定会干预。另外我们及时收手也是为了保住到手的利益:除去藏南基本收回了被印度侵占的领土。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建国初期我们在西藏的基础设施没跟上,支撑不起长期战争。加上西藏地形的险恶,(当时进藏公路就修到拉萨)装备物资都靠人力畜力一点一点的运。举个例子,在中印战争中我军某部追赶一部分逃军,急行军时遇到一片一人高的荆棘林 ,先头部队包括用刀砍等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太慢!情急之下团长一下子趴下,用身体压住带刺的荆棘林,接着先后有27名战士跟着趴下,用身体铺路让部队通过。上面战士踩下面被刺扎,无异于上酷刑,最终27人中有4人牺牲!所以当时即使拿下藏南,如果基础设施和后勤跟不上,冬季一到还是守不住,毕竟对方以逸待劳,我方孤立无援,没有把握的买卖我们不干。现在无论怎么挑衅,他们在中印边境纠纷中讨不到任何便宜。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