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句章这一迁就是四五百年,那么把躲避战乱认作是它迁治原因便是说不通的。地方史上县城州城被“残破”的多了,为什么不再迁治了呢?所以,句章迁治的真正原因还是出于垦拓鄞奉平原的长期需要。

既如此,句章会迁到它山之谷的小溪吗?

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在“古句章县”条中认为“今句章乡即其地也”(卷二),是将名为“句章乡”的鄞西(今鄞江镇)一带认作是隆安五年的句章县治驻地了,此为“迁治小溪”争讼之源。但“句章乡”究竟得名于何时,不详。又,迄今数次考古,在鄞江镇一带未能发现此处曾设县设州前后达420年(401-821)的有力证据[5]。

乐祖谋认为,“由于全新世末海侵的影响,使宁绍平原原始聚落的发展,不得不走上一条由平原退入山区,又从山区返回平原的曲折道路”,其中“由平原退入山区”是河姆渡文化所以消亡阶段,“又从山区返回平原”则是春秋中晚期宁绍平原的城市起源阶段[6]。勾践问筑城立郭之计时,范蠡提出的都城选址原则是“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7],就是这个道理。

城山渡的句章故城遗址(见图三),与河姆渡差不多,属平原。它若在公元401年迁治,反而从平原退到鄞西山区,是违反城市发生的历史逻辑的举措,偶一为之则不必诧异,但赖了四五百年才回到平原,实难置信(见图四)。

【图03】 城山渡王家坝句章故城遗址。图片来源见脚注。

【图04】 左为河姆渡,中为句章城山渡故址,右为迁入接官亭址的句章县,下方问号处为小溪(今鄞江镇)。

另一方面,古鄮县(宝幢)和古鄞县(白杜),初也在山谷(见图一),但589年撤并入大句章县后,故址再也没有复建。这也反映了从山区到平原的城市选址原则之贯彻。

句章迁治入三江口地区,既是城市发展模式演进之必然,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句章的新址(接官亭址)看,它处于比姚江平原更广袤的鄞奉平原的中心,兼有三江的交通便利,正是“平易之都、四达之地”,较之古句章、鄮、鄞三县,乃至小溪,其区位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说句章迁治于小溪,当非史实。

2

二、关于三江高地

(一)旧文有曰:

明为州,濒海枕江,水难蓄而善泄,岁小旱则池井皆竭。(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卷一)

鄞,泽国也。潮江贯其中,分东西两戒(域),……地势中高外卑,一泻立罄。(光绪《鄞县志》卷六·水利)

“水难蓄而善泄,岁小旱则池井皆竭”,正是高地的特征。这块“地势中高外卑”的高地,以今甬江-奉化江为界,分东西两翼,其西翼,相当于后来罗城所围区域,亦即鄞县城厢。

(二)三江口高地,又称“三江高地”,大概是周时奋先生2008年前撰写的“宁波博物馆陈列大纲”上首次提出的。

三江汇流处有一块高地。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的三江汇流处,1500年前是茫茫海涂中的一块高地,其平均海拔约比滩涂高2米左右,最高处约在今宁波南城区的祖关山。[8]

这是说整个三江高地的高程比周边(如后之鄞西地区)高约2米,其中心地带的制高点,则为灵应庙所在的镇明岭(见图五)。

【图05】 推测三江高地大致的范围,红三角处为镇明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