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74232662496810


【题图】 画面中间由图下方延伸向远处(东)的道路即中山西路,它与宁波城市发展时空轴重合。

传统中国城市的诞生有两个源头,一是“行政区划的治所”,它的出现首先是因为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是为“城”,其外观标志是建有城堡;二是“州治府治县治以外的市镇”,它们大多数不是政府主动设置的,而是基于经济因素自然形成的,是为“市”;没有官吏管理的“市”,为草市,官府派小官胥吏掌理治安与行政的,为官市,一般建有实体市场,击鼓而开,击钲而散。

关于宁波三江口地区的城市诞生过程,特别是县城、州城的建置历史,《宁波市志》(1995)是这么说的:

1.公元400年,位于姚江边城山渡的句章县城被五斗米道孙恩起义兵残破后,守将刘裕将县治迁到小溪(今鄞江镇)。

2.公元589年隋朝并句章、鄞、鄮、余姚4县为大句章县时,大句章的县治仍在小溪。

3.公元621年,唐朝废大句章县,划出余姚,而以原句章、鄞、鄮3县地置鄞州,州治在三江口。

4.鄞州于625年被撤,置鄮县,区划同鄞州(大鄮县),治所又回到小溪。

5.公元738年,唐在大鄮县区划内设明州,并将大鄮县分为鄮(新鄮县)、奉化、慈溪、翁山4个县,明州治与新鄮县署驻小溪。

6.公元771年,新鄮县署由小溪移治到三江口。

7.公元821年,明州由小溪迁治三江口,建子城,新鄮县还迁小溪,另择高处建县城。

8.公元909年,五代吴越王改鄮县为鄞县,并将鄞县治由小溪迁入三江口。

本文认为,从东晋隆安五年到唐代长庆元年(401-821),宁波地方历代的行政区划(县与州)治所驻地,都在三江口地区。而三江口地区的中心地带为三江高地,原名“浃口”;三江高地由甬江-奉化江分割为西翼与东翼,其中西翼后来成为罗城围合的城厢。

1. 公元401年,刘裕将古句章县治由城山渡迁入今中山西路之文化路到鄮西巷段北侧,是清代接官亭、民国时的航船埠头,下称接官亭址。

2. 历代的行政区划建制虽有变化,但大句章(589)、鄞州(621)、大鄮县(625)、明州(738)一直在接官亭址。

3. 738年设明州后,新鄮县署与部分润州移民进入三江高地西翼,新鄮县署在今开明街中山东路以北的两侧,下称开明街址。

4. 771年,明州署东迁一里至今中山西路北侧的布政巷,下称布政巷址。

5. 821年,明州在鼓楼建州城期间(821-822),明州与鄮县的办公地点或曾互易,但最终,在明州署迁入新建州城(下称鼓楼址)后,鄮县回到了开明街址。

这样,整个三江口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由旧说的50年(771-821),拉长到420年(401-821),从而用来解释中国第一座潮汐江浮桥、也是中国存续时间最长的浮桥——灵桥所以在公元823年问世的原因。

三江口地区城市化过程,历来是地方史研究上争讼纷纭的课题,由此形成不少“公案”。重述宁波城市诞生史,当然无法回避这些“公案”,但现在看来,沿着前人“破案”的路径,仅纠缠于文献史料的考辩,似乎已经难以突破。

本文试图跳出旧圈子,以自洽的逻辑,对宁波城市诞生史作出新的叙述。由于唐代的袁晁之乱、宋代的建炎焚城,导致南宋前的宁波地方史料奇缺。所以,这一新的叙述,仍然不免以猜想连接逻辑链的遗憾。

也因此,本文并非新史料的披露,无非是将文献、考古乃至地质史资料重新组合、给出解释,企图用来证明叙述所及的史实与猜想。

1

一、城市选址原则

按照水系和山地的分布, 宁绍平原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四个小区:萧绍平原,姚江平原,宁奉平原和慈北平原。在宁奉平原[1](鄞奉平原),如以今奉化江-甬江为界,早期的三大古县句章、鄞、鄮中,句章在其西(今江北区慈城镇姚江北侧的城山渡以东[2]),鄞、鄮两县在其东(今奉化白杜和鄞州宝幢),都远离三江口(见图一)。

【图01】 宁波地区最早三古县治的分布。古句章(左)、古鄮县(右)和古鄞县(下)。底图系1960年代航拍地图,来自天地图浙江官网。下同。

设治于城山渡的句章县,位于姚江平原东。据说,“汉时旧陂”在今江北洪塘一带[3],晋时曾经修治,这恐怕是宁波地区最早的水利设施,可说明姚江平原的开发要早于鄞奉平原。但同时也提示,——汉代时,姚江平原的人地关系已经趋于紧张。而鄞奉平原的西片(鄞西南地区),因为有小江湖、罂脰湖(后称广德湖),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发展余量都优越于姚江平原,这也是鄞西南地区水利工程直到唐代才出现的原因之一。

一般认为,东晋隆安年间,句章有过迁治之事[4]。无论迁于小溪还是接官亭址,都说明至少晋代时,奉化江-甬江一线以西的鄞西南地区属于句章县的行政区划范围,所以,《鄞县志》(1996)认为句章与鄮县的界线是姚江(见图二),就是不确切的,因为句章县不可能在鄮县的地盘上设衙立署。

【图02】 句章、鄮、鄞三县位置。其中句章与鄮县被认为是以姚江为界。但本文认为当以甬江-奉化江为界。图来自《鄞县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