鸨形目
大鸨在北京的居留类型分过境旅鸟和冬候鸟两种。过境旅鸟稳定性不太好,11-12月需要靠碰。冬候鸟则相对稳定,基本在官厅桑园和通州水南村桑园可见。鸟途2023年1月组织的官厅观鸟活动中,次次都有记录到大鸨。水南村桑园在今年冬天有大鸨光临,但据说又不见了。
↑大鸨 2023.1 官厅 ©孟令旸
鹤形目
冬天在北京可见的鹤形目鸟类除了鹤科的灰鹤和丹顶鹤,还有秧鸡科的西方秧鸡、普通秧鸡以及黑水鸡和骨顶鸡。
在官厅水库周边农田有稳定的灰鹤越冬群体,不管是野鸭湖马场康西草原一带还是怀来桑园一带都可见。密云水库周边也有灰鹤越冬。至于丹顶鹤,则属于偶见,另外白头鹤白枕鹤也属于在灰鹤群里千里挑一的概率。
↑灰鹤(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2023.1 官厅水库 ©乐子;2023.1 马场 ©宛虹;2021.1 康西草原 ©娄方洲;2022.1 密云不老屯 ©傅聪;2023.1 密云 ©贺建华
↑丹顶鹤 2023.1 官厅水库 ©水哥
普通秧鸡属于留鸟,但其非常隐蔽,倒是冬季没有了遮挡,更容易见些。而西方秧鸡这种迷鸟也好,罕见冬候鸟也好,近几年频频在北京被发现,先是沙河稳定呆了三个冬天,2023年1月又在圆明园和奥森被发现,不幸的是奥森曾被流浪猫叼走一只。前几日,西方秧鸡刚又在奥森被发现,但不幸的是这次被黄鼠狼叼走。鸟友感慨:西方秧鸡战损率好高!12月28日,朝阳公园野鸭岛出现了一只西方秧鸡,希望它能呆到2024年!
↑西方秧鸡(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2020.1 沙河 ©laomeng;2021.1 沙河 ©小丛丛;西方秧鸡 2022.1 沙河 ©小马一家;2023.1 圆明园 ©仙颏;2023.1 奥森 ©仙颏
鸻形目
在北京,冬天能见到的鸻形目不多,白腰草鹬、长嘴剑鸻、扇尾沙锥较易见;丘鹬科的孤沙锥和鸥科的渔鸥较罕见。
孤沙锥主要出现在郊区一些不冻河,比如密云的清水河、潮白河,怀柔怀九河局里村段。这些地方的共性是河道里有石头,比较易于隐蔽,若是不仔细搜寻,很有可能会看不到。渔鸥则在2022年1月被发现于潮白河通州段。就在2023年11月,通州北运河记录到一只罕见的北极鸥。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前三为孤沙锥,第四为渔鸥) :2020.1 清水河 ©茶禅一味;2023.1 怀柔局里村 ©搏蚊;2023.1 密云 ©贺建华;2022.1 通州潮白河 ©一缕清风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