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白腹鸫 2022.1 奥森 ©pksunking;宝兴歌鸫 2022.1 北海公园 ©小田;灰背鸫 2022.1 北海公园 ©仙颏
↑田鸫 2023.1 昌平西山口 ©一缕清风
燕雀科
近四年的冬天,在北京记录到燕雀科的鸟有:燕雀、苍头燕雀、锡嘴雀、红腹灰雀、粉红腹岭雀、普通朱雀、红眉朱雀、长尾雀、北朱雀、白腰朱顶雀、红交嘴雀、黄雀等。燕雀科大多是北京的冬候鸟,除了留鸟黑尾蜡嘴雀、红眉朱雀以及以过境旅鸟居多的普通朱雀。
↑植物园的燕雀科们(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红腹灰雀(上雄 下雌) 2020.1 ©雪花;白腰朱顶雀 2020.1 ©茶禅一味;黄雀(雄) 2020.1 ©laomeng;黄雀(雌) 2020.1 ©候鸟spring;红交嘴雀(左雌右雄) 2021.1 ©浮沉;普通朱雀 2021.1 ©候鸟spring;锡嘴雀 2023.1 ©张道冲
北朱雀、长尾雀、红眉朱雀、白腰朱顶雀通常在冬季的海拔800以上的高山上易见,比如妙峰山、灵山,2023年冬天气温极低,白腰朱顶雀也出现在龙潭西湖公园。粉红腹岭雀只在灵山出现过,且非常不稳。黄雀、红交嘴雀则稳定出现在植物园;普通朱雀也有两年在植物园度过了整个冬天;红腹灰雀2020年在植物园出现过一次,在2023年12月24日又一次在植物园被发现;在苍头燕雀通常出现在郊区河流水库村庄周边荒地,锡嘴雀和燕雀则常见。
↑灵山的朱雀们(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北朱雀(成雄) 2023.1 ©逍遥;北朱雀(幼雄) 2023.1 ©搏蚊;北朱雀(雌) 2021.1 ©云天;长尾雀(左雄右雌) 2023.1 ©Qiuhan;粉红腹岭雀 2023.1 ©搏蚊;红眉朱雀 2021.1 妙峰山 ©云飞扬
↑苍头燕雀(上雄下雌) 2023.1 密云 ©贺建华
鹀科
因为鹀科鸟们和麻雀太像了,所以观鸟第一课先把麻雀认清楚,随后的观鸟实践中把鹀认清楚了,观鸟就真的入门了。确实,过去四年的冬天,在北京有这些鹀:黄鹀、白头鹀、戈氏岩鹀、栗斑腹鹀、白眉鹀、黄眉鹀、田鹀、黄喉鹀、灰头鹀、红颈苇鹀、芦鹀和苇鹀。属于典型冬候鸟的有田鹀、白头鹀、黄鹀和栗斑腹鹀,后两种极难见到,在十三陵水库和密云水库周边有过记录。戈氏岩鹀、苇鹀、芦苇、红颈苇鹀基本属于留鸟,前两种最易见,戈氏岩鹀属于山区鸟,其他三种属于苇丛鸟。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黄鹀和白头鵐 2021.1 翠湖湿地 ©Mr.Peng;栗斑腹鹀 2021.1 十三陵水库 ©快乐逸人;田鹀 2022.1 通州潮白河 ©一缕清风;白头鵐(雄) 2021.1 十三陵水库 ©快乐逸人;白头鹀(雌) 2022.1 密云清水河 ©贺建华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黄喉鹀 2021.1 植物园 ©一缕清风;灰头鹀 2021.1 奥森 ©信马悠悠;黄喉鹀 2022.1 妙峰山 ©AK-47;黄眉鹀 2022.1 植物园 ©张祺林;白眉鹀 2023.1 国家植物园北园 ©张道冲;戈氏岩鹀 2022.1 妙峰山 ©AK-47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