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如果大家比较关注新能源车,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每家车企开新车发布会,几乎都会慷慨激昂地喊出这个有些难懂的词:


什么“纯电平台”、“电子电气架构”、“自动驾驶”、“软件定义汽车”之类,引得众人阵阵掌声,空气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前几天社长和大家聊的奥迪和小鹏,还有广州车展上的广汽埃安,都是这个套路。



当然,针对这些概念,吃瓜群众们也站成了两派。


一派属于保守派,认为“买车要买三大件”,汽车应该先满足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属性;


而另一派属于激进派,认为“买车要买智能车”软件定义汽车才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大趋势。

两派各执一词,吵得好不热闹。


反观车企这边,却几乎清一色地站在了“激进派”这边。包括上汽零束、长城、比亚迪在内的多家车企,都在强调软件的重要性!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车企们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域控制器”,好像谁拥有它,就能率先打开智能汽车的大门一样。


那么,这个域控制器到底是什么?


在智能化时代,电子电气架构真的比机械素质重要吗?


这件事,还得从纯电平台和电子电气架构说起。



 

 


01. 平台决定硬件水平的下限

,”

我们知道,小到电子表,大到手机、电脑甚至是汽车,只要不是纯机械的产品,都是由硬件和软件一同构成的。


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就好比身体和大脑,缺了谁都不能运转。


但汽车毕竟由上万个零件组成,是个复杂的工业产品。所以车企往往会采用“搭积木”的方式来造车,目的就是缩短研发周期、多造几款车,也多节省点成本。


这个“搭积木”的方式,就是平台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