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相关:

明州城诞生史|灵桥为何会成为中国存续时间最长的浮桥

https://ningbocat.com/post/1074.html

五分钟看懂宁波千年发展史

https://ningbocat.com/post/1073.html




明州的这个地方(上)

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7-03/19/content_1039042.htm


胡白水


    宁波这个地方,在古代历史上曾经依次叫过甬、句章、鄞、鄮、明州、余姚、庆元、宁波等名字。综观其中,历史上唯明州名气为最大。直到现在,我们宁波人还以曾经拥有过明州这个名字而感到自豪。

    因境内四明山而得名、又深受宁波人自豪的明州,其经历却是一波三折的。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因丝织品和海产品集散之便利,接受了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澣的奏请,将越州位于姚江、奉化江和甬江流域的鄮县,升置改名为与越州同级并同隶属于江南东道的明州,这就是明州建置的开始。可惜,仅仅过了四年时间,到了唐天宝元年(742),这位对创建明州具有决定性贡献的玄宗皇帝,突然不明原因地把新生的明州降置改名为余姚郡。真是“置也玄宗,撤也玄宗”。这是明州第一折。

    李隆基的太子是李亨。这个李太子仿佛专与父皇对着干,他趁“安史之乱”,在父皇最困难的时候,暗地里策划了“马嵬兵变”,夺取了皇位,成为唐肃宗。唐肃宗在正式坐上皇位还不到两年的至德二年(757),即将余姚郡复置为明州。明州也就是从这时起,才比较平稳地走过了唐朝、五代十国、北宋,来到了南宋。这段长达457年的时间里,是明州发展繁荣时期。

    可是,到了南宋第四位皇帝赵扩继位后,明州遇到了第二折。这位被史称“无慧”的宋宁宗,在继位前曾遥领明州观察使,对明州有点特殊的亲近感,于是在他继位后,即庆元元年(1195),便把明州升格为府,并赐自己的年号“庆元”而名之,更明州为“庆元府”。明州的这一折不得了,时间竟长达一百七十多年,贯穿了南宋的后期和整个元朝的始终,直到元亡明立之时。

    初坐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似乎底气不是很足,神经过敏地觉得先于元朝七十多年的“庆元”,有隐含“庆贺元朝”之意,与大明王朝不共戴天,遂于洪武元年(1368),废“庆元”而恢复了古名“明州”,并隶属于“浙江行中书省”,浙江省名即始于此而到现在。可是这位小和尚出身的朱皇帝,过了十四年,即到了洪武十四年(1381),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似的,想到了“明州”与大明王朝的国号有讳,必须避“明”。因此时明州已置定海县,于是采纳鄞县人单仲友“海定则波宁”的建议,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这个第三折,让跨越了643个年头、实质也有454年的明州时期彻底夭折,从此宁波之名沿用到今。

    唐朝明州建立后,始置慈溪、奉化、翁山、鄮四个县。唐广德二年(764),象山县由台州划隶明州,这是明州唯一一个从外州划入的县,此时明州所辖为五个县。

    象山县是在唐神龙元年(705),把当时台州宁海和越州鄮县的部分属地合并而设置起来的县,时属台州。县治在彭姥村,即现今的丹城。象山县名因县治西北有山“形似伏象”而得。象山划入明州后,其区域基本稳定,至今没有多大变化。

    明州初始的四个县中,在今后的区域变化中有简有繁,不尽相同。慈溪和奉化比较简单,其区域方位大致与现今差不多。慈溪县自置之始,县治就设在今属江北区的慈城,县名因治南有溪及东汉董黯“母慈子孝”的典故而得。奉化县始置时,其县治设在今市区锦屏街道的白杜,县名可能来源于县东的奉化山。

    明州区域沿革变化较为复杂的是翁山和鄮这两个县。翁山当时也是始置县,其区域大致是现在的舟山市,但它只存在了短短的33年时间。到唐大历六年(771),因台州人袁晁造反占据舟山,朝廷遂撤销翁山县,而将它并入鄮县,这是明州撤销的第一个县。翁山县撤销后,明州所辖又复为四个县了。

    明州的鄮县,虽然比越州的鄮县区域大为缩小,但却成了明州的核心地区,与明州的关系紧密甚于其它各县,地位十分特殊,区域变化也比较大。

    为加强明州门户甬江入海处的海防建设,在唐元和四年(809),朝廷划出鄮县甬江北岸地块,设置为明州直辖的望海镇,其区域相当于现在的镇海区和慈溪的龙山镇及江北区的一部分。望海镇的镇治设在当时的浃口,即后来的镇海城区,现属镇海区的招宝山街道。到了唐元和十四年(819)八月,浙东观察使薛戎以“望海镇附临大海,与新罗、日本接界,请据敕文不隶明州”奏请朝廷,得到朝廷许可,望海镇就从明州划出,升格直隶浙江东道,这是明州唯一一个曾经划出过的镇,州区域随之缩小。

    到了唐乾宁四年(897),望海镇又复隶于明州,并改为静海镇。望海镇(静海镇)的设置,既加强了甬江口的军事防卫能力,也为后来定海县的建立准备了军事和政治基础。

    五代十国是个动乱时期,但其中的后梁开平三年(909)却是明州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鄮县复古名为鄞县,从此鄞县名称沿用了一千多年,直至2002年改为鄞州区为止。也是这一年,吴越王钱镠看到静海镇有“渔盐之利”,便奏准朝廷,将静海镇与鄞县的崇邱乡即现在北仑区的小港街道和戚家山街道、金塘乡即现在舟山市金塘镇,合并组建为静海县,未几改为定海县。这是现在镇海区和北仑区前身镇海县置县之始,也是明州新设的第一个县,此时明州所辖复为五县。后来定海县不断完善和扩大,在宋熙宁十年(1077),朝廷又将鄞县的海晏、灵岩、泰邱三个乡划给定海县,基本上奠定了后来镇海县或现在镇海和北仑两个区的区域规模。


明州的这个地方(中)

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7-03/26/content_1040922.htm


    在宋熙宁六年(1073),朝廷为消除鄞县和定海隔海管理的不便,采纳前任鄞县县令、时为当朝宰相王安石“海上巨障,昌壮国势”的奏请,在原翁山县的旧址设置了昌国县,先后将鄞县的富都(今舟山定海区)、安期(今舟山桃花、六横)、蓬莱(今舟山岱山)三个乡和定海县的金塘乡及象山县的一些岛屿划给昌国县,这是明州最年轻的县。此时明州所辖升为六县,行政区域也基本定形。

    现在隶属宁波的余姚和宁海这两个县,始终未划入明州。余姚设县历来有秦、汉两种说法,其区域南有句余山(即今四明山),北有姚水,余姚这个地名是合境内山水之名而成,其县治一直设在现今余姚市城区的江北。宁海县是在西晋太康元年(280),朝廷把临海郡北端200户和当时的鄞县南部800户人口划出来合并而设置的县,其县治在白峤,即现今宁海跃龙街道的白峤村,当时隶属临海郡。在明州建立时,余姚和宁海分属越州和台州,待它们最终划隶宁波时,已是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了。

    设置明州的唐朝,是按照州内户籍的多少,把州分为三个等级。4万户以上的为上州、3万户以上的为中州、3万户以下的为下州。明州的主要创始人齐澣,在明州建立初期,即将约有500户的润州(今江苏镇江市)流民,安置于明州州治落户生活,这既保证了明州初期的社会安定,也促进了明州的人口增长。到了唐天宝年间(742-756),明州作了历史上第一次户籍普查,共有户籍42027户,人口为207032人,超过上州的标准。所以,明州的管理机构是按照上州的规模来设置的,其最高官职是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明州在唐朝共有169年,先后有32人担任过刺史,其中,韩察、应彪、黄晟较为著名。北宋政府改称明州第一把手叫做知州,且频繁调整知州的任免,在整个北宋167年中,竟有93人担任过知州。后来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唐宋八大家”中,竟有两位即曾巩和王安石担任过明州的地方官,这也是明州的一大幸事。

    唐朝著名诗人、散文家杜牧的爷爷杜佑,是个非常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曾用三十六年时间,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通典》,开创了我国史书编纂新体裁。在这部《通典》中,杜佑记载了唐朝分县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其中,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两千户至六千户为中县,不满千户的为下县。有资料显示,明州的奉化、慈溪和鄮县,先后在唐贞元和元和年间(785-820)定为上县,象山在贞元年间(785-805)定为中县。县以下的行政组织实行乡里制,一般是百户为里,十里为乡。当时明州的慈溪辖21乡、奉化辖19乡、鄮县辖18乡、象山辖5乡。乡里制与州县等级制一样,只能说明户籍的多少,不能说明区域的大小。那时地广人稀,政府重视的是户籍和人口的增长。

    中国最为兴旺发达的李唐王朝,在它灭亡时,却把全国带入了长达七十多年战乱不断、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使得全国人口激剧下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不得不下调分县七等的标准。宋朝定望县为四千户以上、紧县为三千户至四千户、上县为两千户至三千户、中县为千户至两千户、下县为千户以下。当时,鄞县和奉化列为望县,定海和慈溪列为上县,象山和昌国列为下县。

    明州时期的组织机构,在县与乡之间还设有镇。这镇的职能和数量在唐宋的不同朝代里的变化是蛮大的。唐代的镇以军事设防为主,共设有四个镇。到了南宋,镇以税务管理为主,增至七个镇。由此也可看出明州辖区社会环境的逐渐安定和经济贸易的日趋繁荣。明州有两个镇最为有名,一个是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地处明州东部沿海的望海镇(静海镇),另一个就是地处明州西部四明山麓的小溪镇(光溪镇)。

    明州建立初期,将州治设置在小溪镇,就是现在的鄞江镇。小溪镇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城镇,号称“四明首镇”。早在东晋隆安四年(400),五斗米道的孙恩率众起义曾与官兵大战于浙东。这次浙东大战,基本上摧毁了位于现在慈城乍山城山渡附近、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宁波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句章县城。第二年,即东晋隆安五年(401),由镇压孙恩起义有功而发迹、后来成为南朝刘宋开国皇帝的刘裕,在小溪镇建筑了句章新县城,这就是小溪镇建城之始,其具体位置可能是现在鄞江镇鄞东村,即当地称为“古城畈”的那一带。从此,小溪镇先后成为句章及以后的鄞州、鄮县的州治、县治地。到明州建立时,这个已有337的建城历史、又同时拥有了鄮县县治和明州州治的小溪镇,达到了宁波历史上“小溪时代”的鼎盛时期。其城郭辖区,也得到了扩大,大约东接马湖,南接北抗岭和奉化相邻,西至金陆田厂,北面接连大德会前的大德桥(即已被拆除的鄞江桥前身)。

    小溪镇毕竟位置偏辟,地形狭小,难能满足州治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唐长庆元年(821),时任明州刺史的韩察,是个极具战略发展眼光又是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实干家,他敏锐地看到了这个地域局限性,于是奏请朝廷获准,将州治迁到了奉、姚、甬三江会合处的“三江口”,就是后来的宁波海曙区。从此,这个“三江口”,一直成为明州连同后来的庆元府、宁波府,以及后来宁波市的治所,连续时间长达1195年。宁波古城,的的确确是个千年古城。

    三江口成为明州州治后,州政府就对它开展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其中有两项工程由刺史新自挂帅,影响深远。


明州的这个地方(下)

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7-04/02/content_1042351.htm

    两项工程,一个是由韩刺史亲自挂帅的子城工程。这个子城的位置是现在鼓楼步行街和府桥街那一带,鼓楼步行街的南端鼓楼和北端公园路,是子城的南北界限;府桥街的东西两座石牌坊,是子城的东西界限标志。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子城周围四百二十丈,环以水”,“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子城自唐代建成后,是历代宁波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在府桥街西牌楼下的西门这一带地块,一直为唐、宋、元、明、清的衙署,宋代为“节度使推官厅事”,元代为“平准行用交钞库”,明代为“察院行台”,清代的“督学行署”就在府桥街的66号,这是宁波古城现存的唯一古衙。子城不大,仅是明州政府机构驻地,老百姓只能居住在子城外面。可惜子城的城墙在元朝初期被拆除,后来一直没有重建。

    现在的鼓楼就是当时子城的南大门,是子城留存至今的唯一建筑。这个鼓楼与其它各地的鼓楼一样,主要是为了漏水计时、击鼓报时。在宋庆历八年(1048),新任明州鄞县县令、后来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文学家的王安石,还为此楼新置的刻漏计时器,作了一篇《明州新修刻漏铭》。在这篇铭文中,这位初出政坛、踌躇满志的28岁王县令,表达了自己要像刻漏那样“勿棘勿迟”的决心。从他以后取得的巨大政绩来看,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可谓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从自鸣钟发明后,古代的刻漏和更鼓报时失去了作用。宁波鼓楼也于1935年在木结构屋顶上增建了钢筋水泥钟台,放置了大型自鸣钟,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西结合的鼓楼,确是别具一格。

    可能是韩刺史完成子城工程后,任期已到,功成身退了。而接任他的应彪也是个明州历史上杰出的创业型官员。应彪于唐长庆三年(823)挂帅开展了建桥工程,在州治东边的奉化江上,约在如今江厦桥这个地方,造了一座跨江大浮桥。这座跨江大浮桥当时是用篾索连接十六艘木船成排,再在木船上面铺上木板而成。因原址水流湍急,两年后浮桥南移至相当于现在灵桥所在的位置。这座浮桥的建成,有效地沟通了奉化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极大地促进了州城向江东地区的拓展开发。据说在这座长五十五丈、宽六尺的跨江浮桥竣工时,恰巧老天显灵,彩虹腾空而起,因而取浮桥名为灵见桥或灵建桥,后简称为灵桥。

    “灵桥”之名深受老百姓喜爱,很快深入人心。宋朝政府曾改桥名为东津浮桥,而老百姓不但依然称其为灵桥,还不断将“灵桥”之名扩充膨胀。明州建起城墙在那里开了东门,便取名为灵桥门;上世纪二十年代宁波拆城建路,便将灵桥门到甬水门的那一段路取名为灵桥路;1936浮桥改建成现在的钢梁桥,还是延用旧名继续称新桥为灵桥;现在我们还把宁波方言较浓的普通话,戏称为“灵桥牌普通语”。

    灵桥是宁波历史上第一座跨江浮桥,要比后来英国人在姚江口建造的浮桥(即现在新江桥的前身)要早1039年,它对明州以至后来的宁波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如果说韩刺史的子城工程,让州政府有了办公场所,在三江口立住了脚,那么应刺史的建桥工程,则是指明了明州今后向东发展的方向。

    明州州治的迁移非常重要,这是明州乃至宁波发展史上由“农耕文明”跨越“港商文明”,直到现在迈向“海洋文明”的重要环节,而韩察、应彪均有开创性功绩。

    建于盛唐的明州,虽然在中唐建造了子城,可是还来不及建造州城城墙,唐王朝已进入了晚期。在经历了唐末地方势力割据混战的苦难岁月后,明州人民在刺史黄晟的领导下,于唐乾宁五年(898),开始建筑宁波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城墙,以保州治平安。这个唐建的明州城墙,基本上是沿着现在的东渡路、和义路、永丰路、望京路、长春路及部分灵桥路一线建造。由于地处三江口岸,东、北两面分别受到奉化江和姚江的阻碍,城池整体呈梨子状。为了与已建的子城相区别,称此城墙为罗城,也就是外城。

    这位出生在鄞县、成长于明州的黄刺史很了不起,他督造的明州罗城是“夯土砖包”的砖城,质量上乘,整齐美观,在当时处于十分领先地位。那时,闻名全世界的大都城长安,还是一座夯土无砖的土城墙;大唐皇帝居住的大明宫城,除了城门和城墙拐角处用砖砌筑外,其余都是夯土泥墙;历代级别都高于明州的杭州的城墙,直到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才开始在土墙外包砖,比明州砖城晚了260年。

    明州的罗城还很周到地顾及了城区管理设施的综合配置。在周长为18里的城墙上,不仅四周开设了十个城门,又在城西的望京门和城南的甬水门旁专门加开了两座水门,还在东面靠奉化江的城墙上增开了食喉、气喉和水喉三个闸门。这些都很好地形成了城内外的水陆交通和供排水系统。当时向城内供水主要靠城外西、南两个水系,南系自鄞江桥它山堰而来,经南塘河过甬水水门入城;西系自大雷及林村而来,经西塘河过望京水门入城。这两股水系入城后,通过日湖和月湖的储蓄,经过约有45条河流的沟通,流经城内各个角落,来到东边罗城上的三个闸门旁。这三个闸门,既能及时排污排涝,保证城内河流的清洁和水位的调节,又能控制海水倒灌,避免城内河水受咸潮污染,很好地保证了城内的用水质量。

    唐代建筑的明州罗城,加强了明州州城的军事防御能力,形成了明州城独特的双城管理体系,奠定了宁波古城基本规模,标志着明州城市格局的形成,三江口从此正式成为浙东区域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