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偷工减料(2) 你的车底盘可能正在‘缩水’!这些偷工减料你一定要知道!
一辆车的底盘能用多少年不坏?你以为至少得10年以上吧?殊不知,有些车企为了节省成本,现在只有5年了。
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汽研、清华大学等机构的交叉验证过的文献数据披露:“成本敏感型车型的底盘使用寿命呈现5-7年短周期趋势,比如副车架焊点密度降低了23%,防腐涂层薄了0.2mm。中汽中心试验数据显示:涂层薄0.1mm,使用寿命降低2年。
而3年以前,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屏幕字幕上打,不用念出来:【乘用车底盘系统耐久性设计指南】】建议底盘的设计寿命不低于10年,欧盟更是要求高达15年。
要命的是,底盘这个地方,属于隐藏性部件,即使简配了,你也看不出来,而且问题也不会立刻显现,反正5年以后你才会逐渐发现。这时,想取证都很麻烦了。
所以,这个地方如果偷工减料,那就哑巴吃黄连了。真是比拼良心的地方。
车企想要在底盘上作弊,有很多办法。所谓买的不如卖的精。今天重庆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beta贝塔实验室,学汽车的小橙子来揭秘一下。
比如:过去,汽车底盘的骨骼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板或镀锌钢板,那是铮铮铁骨,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但现在,一些车型的底盘却改用更薄、更低强度的材料,堪比纸糊的骨头,寿命直接从10年缩短到5年甚至更短!
悬挂系统也可以“缩水”:- 弹簧钢强度降低,圈数减少。
- 减震器油成本降低,内部阀系数量减少。
- 用电焊代替满焊,减少了悬挂系统的加强件。
另外,设计环节的CAE仿真循环次数也可能减配。典型案例:2024年某新势力车型的转向节断裂事故,追溯发现CAE仿真循环次数只有1.2万次,行业基准是2.5万次。
还有一个现象是:某些车企把底盘设计寿命从10年降低到了6年,但是却承诺“终身质保”。然后,又通过免责条款规避保修。让消费者最后为减配买单。
车企这么做能得到什么好处?
来自中信证券汽车零部件成本分析报告,某自主品牌2024款SUV,后扭力梁设计寿命从2019款的12年调整为2024款的6年,通过减少横向稳定杆直径从24mm到20mm,单台车成本节省127.6元。
这个是中汽研的成本模型,显示10年设计标准和5年设计标准可以节省的成本,以及售后维修可能增加的成本。
一辆车成本减少1000元,看上去不足为奇。年销100万辆以上呢,可能就省下10亿。
而这个数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您的感受可能就是:过同一个沟坎,5年前 车身巍然不动,5年后,车身瑶瑶玉坠。或者,车辆使用5年后,进维修站的频率大幅增加。
那么,如何判断你的车底盘是否“缩水”了?
别担心!我来教你怎么自查:
1.车辆一致性证书,你买车后,一般在上牌后这个证书会被车管所收走。这份证书非常重要,它详细记录了车辆的各种参数和信息。你可以从车企官网输入车架号,重新下载电子版,里面第17项有【底盘系统设计基准年限】,这个可以看出底盘设计寿命是否缩水。
2.型式认证报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汽车缺陷线索平台】申请调阅:提供购车发票和行驶证,关键字段填一些项目:比如CAE仿真循环次数,如果大于2万次,底盘为10年设计基准,否则可能是减配了。
3.厂家提供的维修手册
一般来说,汽车制造商会在车辆交付时会提供一份详细的维修手册,里面隐含一些是否减配的参数。比如:螺栓复检周期如果小于3年,可能采用了低寿命的设计。衬套更换指导里程,如果小于8万公里,可能结构冗余度设计不足。等等。
另外,你也可以主页上找工科女做过的【底盘振动量化评测】。
当然,你也不必过分担忧,国家监管也已经发现动向,拟在2026年强制推行底盘数字护照,实时记录材料信息,比如精确到炼钢炉编号。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